百家姓――冯
冯姓对联
得氏自周朝,历来鹊起人文,大汉间继封侯爵;
丕基开唐代,启后鸠安寝庙,皇清降永奠馨香。
此联为安徽绩溪县新川冯氏宗祠联。上联说冯氏起源及东汉冯异;下联说唐代东阳人冯子华,曾在当地任歙州刺史。
冯姓起源
冯姓在百家姓中列第九位,人口多少在中国姓氏中排名第27位,在广东、华北和华东地区最有影响。%,总人口约有700万。
汉族冯姓主要组成有两支:
1、出自归姓。4000多年前的尧舜时期,在东夷中有一支以白头翁为氏族图腾的归夷,原居住在今河南商丘一带。归姓的一旁支东迁到今山东菏泽地区,形成以荷为图腾的河伯族。夏代,河伯族出了一位杰出的首领冯夷,在河洛地区称霸一时,后为夏有穷氏所迫,北过黄河,其后人在陕西大荔县建立了冯夷国,历夏商周三朝。周初,冯夷国裂解为河宗、冯、邯三国。后为武王所灭,三国后裔均以国为氏,归姓冯氏的历史至少有3700年。
2、出自姬姓。周武王封其亲族于冯夷故地,仍称冯,春秋初被晋国吞并,冯邑后人也以冯为氏。公元前661年晋灭魏,大夫毕万封魏,毕万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裔,毕万的旁支裔孙长卿(即文孙)食采于冯邑,古城在今河南荥阳西,子孙遂以封邑为氏,此为姬姓冯氏。姬姓冯氏的历史已有3000年了。当代汉族冯姓均认为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胤。
迁徙分布
战国时有冯亭,入赵,拒秦战死,其宗族分散,有的留上党潞县,有的在赵,子孙有许多为将相。先秦时代,冯氏已有徙居今山东者。三国以前,冯氏还有迁至今四川的射洪、中江、渠县等地及湖北公安者。唐玄宗时著名宦官高力士,本为冯盎之曾孙,后为宦官高延福收养,改姓高,此为冯姓改为高姓者。唐末黄巢起义时,中原冯氏有一支避难南迁福建宁化石壁,宋代分出上杭、漳州、武平等支脉,至宋末元初,上杭冯氏有的又南迁至广东的平远、潮州、揭阳,后再迁至丰顺、梅州等地。清康熙至乾隆年间有数支移居台湾,此后,有的又远播海外。
历史名人
春秋时郑国大夫冯简子为归姓冯氏第一名人。
冯梦龙:明末小说家,通经学,善诗文,尤以小说词曲见长,辑有时代话本集《喻世名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集合称“三言”。
冯道:五代时历任四朝宰相,在相位20余年。他在后唐任宰相期间,倡议由田敏等人在国子监校定《九经》文字,并组织刻工雕印,至后周完成,后世称"五代监本"。官府大规模刻书自此始。
冯缭:中国第一位女政治家、女外交家。公元前101年,随汉解忧公主远嫁和亲到了乌孙国。由于她多才多智,成为解忧公
百家姓――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