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麻疹病人的护理
第三章
一概述
由麻疹病毒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性极强
临床特征是发热、上呼吸道和眼结膜炎症、口腔麻疹黏膜斑及全身性皮肤斑丘疹
疫苗接种可有效预防本病
治疗主要有综合对症和预防多种并发症
二病原学
病原学特点:属副粘病毒科,为负股单链RNA病毒,呈球形颗粒,直径约150-200nm,有6种结构蛋白;
麻疹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抗原性稳定。病毒不耐热,外界生活力差,对阳光及一般消毒剂敏感,对紫外线敏感,56℃ 30分钟可灭活。但在低温中能长期保存。
三流行病学特征
传染源
病人为惟一传染源
鼻、咽、气管和眼分泌物含病毒
发病前2日(潜伏期末)至出疹后5日均有传染性,以前驱期传染性最强
尿中也可排出病毒且持续数日
传播途径
主要藉飞沫气溶胶直接传播
也可通过密切接触传播
通过衣物、用具、玩具等间接途径传播的可能性小
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易感者感染后90%以上发病
麻疹病后免疫力持久,二次发病者极少见
成人多因在儿童时患过麻疹而获免疫力
6~8个月婴儿因自母体获得抗体故很少患病
地区:全球分布
季节:冬、春为主,高峰推迟
强度:逐渐减弱
周期:渐不明显或消失
年龄:儿童发病多,发病年龄后移
图估计全球因麻疹而死亡的病例数:1 000 000/年
四发病机制
麻疹病毒在全身淋巴样组织和器官中增殖时致敏T、B淋巴细胞
致敏T细胞与受麻疹病毒感染的血管内皮细胞和其他组织的上皮细胞相互作用,引起迟发型变态反应,造成细胞损害及局部炎症
麻疹PPT精品医学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