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沙坦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doc氯沙坦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
关键词老年;心力衰竭;血管内皮功能;氯沙坦
近年来,心室重塑与神经内分泌激活在心衰发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已公认,而内皮细胞功能在其中的作用也日渐引起人们重视。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治疗心衰已取得明显效果,但对老年心衰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报道不多。本研究观察了氯沙坦对86例老年心衰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干预作用,旨在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治疗的新途径。
1 资料和方法
研究对象
2002年12月~2004年12月来我院干部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86例。诊断符合AHA标准,NYHA分级Ⅰ级20例,Ⅱ级42例,Ⅲ级及以上24例。男54例,女32例,年龄60岁~82岁,最大者82岁。其中冠心病25例,高血压心脏病19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30例,其他12例(扩张型心脏病、风心病、老年退行性瓣膜病等)。排除了合并其他严重内科疾病(如糖尿病、结核病、肝炎等),肝肾功能基本正常。
方法
86例患者依照接受治疗单双顺序(男女单列)分为2组,氯沙坦组43例,常规治疗组43例,两组年龄、病程、体重及肝肾状况无明显差异。用药方法:常规组服用利尿剂、洋地黄、ACEI;氯沙坦组在前服药基础上加氯沙坦(杭州默沙东公司生产,商品名:科素亚)50mg/d,共8Hz的线性探头进行非创伤性血管内皮功能检测。具体方法:受试者仰卧位,右上肢外展15°,肘上2cm~5cm,对肱动脉进行二维超声显像,分别测量肱动脉内径。先测量休息时基础值(D0),休息10min后,上臂以充气袖带充气加压,使其压力保持在300mmHg(1mmHg=),持续5min,放气后1min,测反应性充气后的肱动脉内径(D1)。判定指标:反应性充气血管内径的变化以第一次测量的百分数表示:ΔD%=(D1-D0)/D0100%。
统计学
数据以x±s表示,t检验。
2 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肱动脉内径D0差异无显著性。常规治疗组D1、ΔD与治疗前比较变化也不大。但氯沙坦组的D1、ΔD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意义(P<)。表明氯沙坦组经治疗其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有改善,见表1。表1 氯沙坦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略)
3 讨论
随着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的进展,心室重塑与神经内分泌激活在心衰发生发展中占主导地位已得到医学界的确认。近年来提出心钠肽、脑钠肽、内皮素(ET)、内皮依赖性舒张因子(EDR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参与心衰过程的调节。其中,心衰时内皮细胞释放内皮素增加、EDRF释放减少,导致血管收缩、钠水潴留,进一步加重心衰的观点渐受到学者们重视。
本研究观察氯沙坦对86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作用,结果提示氯沙坦能明显改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分析其可能机制为:①降低TNF-α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3]。心衰时,TNF-α水平明显升高,一方面加速心衰恶化;另外损害内皮一氧化氮合酶(NOS)的mRNA的稳定性,使内皮NO释放减少;同时使AngⅡ水平增高,氧自由基合成增多,内皮NO分解增多。以上作用终致心衰患者内皮功能失常,外周血管的血流量反应性舒张力下降[4]。②降低血浆ET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5,6
氯沙坦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