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职业高中课程改革实践与研究
云南省楚雄市职业高级中学李伟张仕勤
(教科处:张仕勤:电话:********** 邮箱:1420087688@)
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也是课程不断改革的过程。每一次课程改革,都促进了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使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愈来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这种适应和促进作用,正是职业教育充满活力的源泉。在当今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和职中生源素质发生变化的新的形势下,职业教育的课程又面临新一轮的改革。作为职中,如何推进课程改革?是必须认真思考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充分认识新一轮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
职业教育刚刚经过了低潮走向复兴,生源素质和社会需求又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必须正视当前教学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
1、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社会对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高中(以下简称“职中”)学生不仅应当具备娴熟的操作技能,而且应当具备社会适应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就学校的教学现状来看,教学思想观念、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机制等方面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2、生源素质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任务。职中招收的大都是普中的淘汰者,生源总体素质大大下降,学习基础差,纪律性差,自觉性差,这给学校组织教学和管理都增加了困难。这一趋势随着生源数量的减少必将越来越明显。一方面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能力和行为习惯与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相适应,导致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学效果差。另一方面职中学生应具备的社会适应、动手操作和其他方面的潜能,却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如何面对新的生源进行教学改革,的确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3、职业教育的发展对学校教学工作提出了新挑战。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校际间的竞争愈来愈激烈。各学校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更加重视软件建设和内涵的提升。教学改革不再是修修补补、小打小闹,而是向深层次开展,纷纷把课程体系建设作为改革的重点,以期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事实上,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把职中推到了前沿。可以说,本次的改革是对职中的一次重新洗牌,谁抓住这次改革的机遇,谁在这次改革中奋勇前行,探索开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思路、新模式、新途径、新方法,谁就将真正成为职业教育的强者。
有鉴于此,作为职中,就不能仅仅停留在被动地执行和实施国家课程上,而是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并根据“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实践为主线
”的现代职业教育观,主动地进行课程改革,开发校本课程,进而构建起“校本化”课程体系。
二、加强教师培训,为课程改革提供智力保障
职中进行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是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要让教师了解、理解、认可并接受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理念,这既是进行课程改革的必要准备与条件,也是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为此,我校十分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一方面每年安排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包括创新理论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学科带头人培训以及送教师到企业进行岗位锻炼等。为了保证学习效果,学校建立了学习培训考核制度;同时,
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