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80年代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由( )政策规定的 A《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关于素质教育的意见》 D《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 2、在向住房商品化过渡中,“提租发券,空转起步”模式是由( )首先提出的 A 北京、天津 B上海、武汉 C辽宁、山东 D 烟台、蚌埠 3、我国国有企业从1978年开始改革以来所走的第二步是( ) A 扩大企业自主权 B承包制 C利改税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4、从1980年起,我国预算管理体制采取( ) A 中央与地方政府“分灶吃饭” B以中央政府为主 C以地方政府为主 D以大行政区为主 5、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住房政策是( ) A 社会化 B 企业化分房 C 福利分房 D 市场化 6、我国《教师法》是在( )年通过并实施 A 1993 B 1995 C 1986 D 1997 7、我国从1994年起实施的新税制是( ) A 统一税制 B 中央、地方分税制 C 单一税制 D 集中税制 8、政策议程中的第一阶段通常是( ) A 公众议程 B 政府议程 C 公众和政府议程 D 新增议程 9、下列属于政策合并的是( ) A 从公费医疗到医疗保险 B从公费、自费到统一缴费上大学 C从国家定价到市场调控 D从政企不分到政企分开 10、现代企业制度的前提条件是( ) A产权关系明晰 B责任承担明确 C治理结构科学 D政企分开 11、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目标是( ) A 利税分开 B 扩大自主权 C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 抓大放小 12、我国当前实行的新税制是在( )年开始实施的 A 1980 B 1994 C 1979 D 1995 13、我国90年代在教育改革中实施的办学体制是( ) A 政府办学 B 中央和地方政府、个人共同办学 C 政府和企业办学 D 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共同参与 14 、我国目前教育经费征收渠道主要有( )种 A 5 B 6 C3 D 4 15、我国现行医疗保险政策中的“个人帐户”基金主要用于( ) A 住院费用 B 大额费用 C 个人诊疗费用 D门诊和小额费用 16、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前提是“产权明晰”,这里的“产权”是指( ) A 所有权和经营权 B所有权和使用权 C使用权和处置权 D处置权和受益权 17、我国住房商品化的实质是( ) A 社会化 B 私有化 C 高档化 D 个人化 18、政策议程的第二阶段通常是( ) A 公众议程 B政府议程 C公众和政府议程 D新增议程 19、我国对农业调控的方式主要是( ) A 国家调控 B 市场调控 C农民自我调控 D 国家和市场调控相结合 20、在向住房商品化过渡中,“小步提租,不发补贴”模式是由( )提出 A 山东、天津 B 上海、武汉 C北京 D烟台、蚌埠 21、公共政策议程中的“公众议程”又称为( ) A政府议程 B讨论议程 C第二议程 D行动议程 22、公共政策的客体包括( ) A社会问题和目标团体 B个人和群体 C社会问题和公共问题 D政策问题和公共问题 23、公共政策制定的关键是( ) A分析问题 B提供资源 C方案设计 D预测后果 24、我国现行的农业经营制度前提是( ) A土地农民所有 B土地集体所有 C土地国家所有 D土地自由买卖 25、实行“政企分开“改革中,政府的作用是( ) A微观管理 B宏观调控 C直接管理 D协调关系 26、20世纪80年代,我国教育改革是以( )为突破口 A教育内容 B 教育目标 C课程 D教育体制 27、“上有政策,下有政策”现象通常出现在公共政策的( )阶段 A制定阶段 B执行阶段 C评估阶段 D终结阶段 28 、下列属于“积极型政策”的是( ) A 禁止随地吐痰条例 B车辆超速罚款细则 C见义勇为奖励规定 D盗版处罚政策 29 、下列属于“公共政策问题”的是( ) A教育乱收费 B选择早餐地点 C人际关系处理 D 选修课程种类 30、西方公共政策监控的特点有( ) A民主党派的监督 B 社会舆论的监督 C慈善机构的监督 D社会团体的监督 31、我国农业政策的第二阶段以( )为核心 A富农政策 B贫农政策 C集体化政策 D农民政策 32、中央与地方财政“分灶吃饭”政策开始于( ) A60年代 B 70年代 C 80年代 D 90年代 33、建国初期,我国教育政策的方向是( ) A向工农开放 B实施义务教育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34、“教育管理权力下放”是在( )政策中提出的 A《关于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