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大棚黄瓜栽培技术
冬春大棚黄瓜栽培的播种期较以往大棚早熟栽培提早 1 ~ 2 个
月,使大棚蔬菜可提前 80~100 天上市,正好供应元旦、春节市场,
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一般在 10 月中旬 ~11 月上旬播种, 11 月下旬定植, 12 月中旬
收, 4 ~ 5 月终收。
1、 冬春大棚温 湿度及光照管理
湿度管理。 保温防冻是关键。 采用四膜覆盖栽培措施, 即 1
层大棚膜,大棚膜下 45 ~ 40 厘米 ( 含四周 ) 又 1 层薄膜,小拱膜,畦
面地膜,保温效果明显 (遇极冷天气,需加盖草帘等防寒物 ) 。当棚内
温度达到 25 ℃ ~ 28 ℃时,应及时揭膜通风降温。棚温要求每天保持
28 ℃ ~ 30 ℃ 5 小时以上,夜间温度不应低于 15 ℃,地温保持 18 ℃
以上。
温度管理。大棚内温度调控的措施: ① 棚栽选地势高燥、
排灌方便的地块,棚内采取深沟高畦的栽培方式; ② 棚膜无滴膜或
膜内侧喷防滴水剂; ③ 畦面和沟全用地膜覆盖,此法可降湿 20% ~
30%; ④ 在保证植株不受冻害的前提下,尽量多通风排湿; ⑤ 人工
辅助降湿法:先开大棚门通风,不揭小棚膜,并用一根竹竿 (顶端绑
上棉布或海绵 ),沿棚两边轻轻敲打,使水珠滴到小棚膜上,待棚内
基本无水滴时再关上大棚门,掀开小棚膜通风; ⑥ 将尿素复合肥等
配好后利用软管滴灌,直接供应到根系部位,可有效控制棚内湿度;
⑦ 采用喷粉剂、撒药土和烟熏等方法。
光照管理。在棚内温度允许的范围内,棚膜及覆盖物要尽量
早揭晚盖, 以增加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 也可通过覆盖白色地膜增加
植株下部及后排的光照强度,改善光照条件。
2 栽培技术要点
培育壮苗。 除控制肥水使用次数外, 可每 7 ~ 10 天喷 5 000 ~
10 000 倍矮壮素 1 次,共喷 2 ~ 3 次,以防徒长。当幼苗 5 ~ 7 叶时,
应抓紧定植 (大棚应提前 5 ~ 10 天盖好 )。
通风管理。 12 月下旬 ~ 翌年 2 月上旬应重点做好防冻保暖
工作, 立春后应加强棚温管理, 既要防低温冻害, 又要防高温对蔬菜
的影响。 上午棚温升高时拉开内膜, 增光提温, 下午开始降温时关闭
内膜,小拱膜的多层覆盖材料应白天拉开夜晚盖上, 阴天尽量使秧苗
多见光,使其加速生长。上午棚温升到 25 ℃时开始放风,下午棚温
降至 25 ℃ 时开始闭棚。即使连续几个阴雨天,也要在中午小放风 2
小时,开花坐果期通风口应大些,否则棚内温度超过 30 ℃以上会使
植株徒长、落花
冬春大棚黄瓜栽培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