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河三班
王勇
我所理解的教育技术
我所理解的教育技术目录
教育技术的概念
教育技术的发展
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教育技术的概念
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教育技术的发展
我国的教育技术发展主要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即电化教育的形成和初步发展阶段和改革开放以后电化教育向教育技术的全面发展阶段。
一、电化教育的形成和初步发展阶段
教育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实践和研究领域,在美国开始于视听教育运动,而在我国则是以电化教育的出现为标志。 20世纪初叶,幻灯传入我国,开始了最早的无声电影和幻灯教育手段,30年代视听概念引入我国,受到当时政府教育部门和学者的注意,确立了“电化教育”名称。1936年,教育部在南京成立了电影教育委员会和播音教育委员会,这我国最早的电教机构。解放前,我国的电化教育只是星星点点,未能大面积推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电化教育得到了很快的发展,一直到1965年我国的电化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发展也很迅速。 60年代初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和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我国教育受到了严重摧残,整个电化教育事业也处于瘫痪、停止状态。1976年十年动乱结束,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拨乱反正的政策和措施,我国的教育工作逐步得到恢复,电话教育也重新得到起步。
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教材三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基本要素组成,并存于教学这个整体之中。所说的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使课堂教学发挥了结构功能,达到了由“量变到质变”,课堂教学效率。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就改变了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即改变了以前那种或教师或学生为中心或教材方面为中心的局面,使课堂教学结构得以发挥,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优化了课堂结构,减少了课堂的无效劳动。如: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以发挥,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获取”,自然学生自觉参与学习时间长了;教师的教学铜佛改为了——“角色”变了;课堂上教师讲得少了,讲得精了;把时间真正的还给了学生。教材中重点、难点的有突破,又节省了时间,相应地增大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等等。这一切无疑对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蛟河三班王勇--精品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