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
历史选修一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
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商鞅变法的内容,认识商鞅变法对秦统一乃至整个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利用材料分析自主探究的方法掌握改革的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时势造英雄及英雄人物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难点:商鞅变法的特点。
一、商鞅其人
二、商鞅变法的内容
三、商鞅变法的特点
商鞅:(约公元前390年----前338年)卫国人,姓公孙,名鞅,后因在秦国有功,被封为商君,历史上也称他卫鞅,商鞅,他在少年时代便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崇拜并学习那些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军事家的学说,后来游学他家求取功名,在秦国两次变法,数次率师东伐,收复了大片土地,使用权秦国一跃成为北方强国,最后因宿敌当政而惨遭杀害,虽然他的政治生涯只有20年,却因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有力的一笔,被后人称为杰出的政治谋略家。
一、商鞅其人
1、成长的历程:
2、初涉政坛,怀才不遇
3、投奔秦国,支持变法
自小喜好刑名之学,遍学儒、墨、道、兵、阴阳各派学说。
投身魏国,受到公叔痤赏识,但不为魏惠王赏识
A、秦孝公招揽人才。
B、卫鞅受到秦孝公赏识,与BC356年开始主持变法。
三星学科,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
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
公元前356年,秦国新上任的官员商鞅在咸阳城南门竖起一根木杆,并贴出告示:“谁能把这根木杆扛到北门,赏‘十金’。”告示下聚满了人,大伙直嘀咕:“这是什么难事,赏这么多金?”结果谁也不去扛。商鞅见没人响应,把赏金提高到“五十金”。人们更加疑惑了,不知这位新官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这时候,一个壮汉上前扛起木杆就走,一口气走到北门。商鞅立即赏他“五十金”。看热闹的人纷纷议论:“这位新官说话真算数。”商鞅因此很快提高了威信。不久,商鞅在秦国开始变法。
变法前夕:商鞅舌战守旧群臣
高二历史商鞅变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