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开朗基罗.ppt第一课文艺复兴美术三杰之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
湖南省涟源市立珊中学综合组
曾燎
2009年11月23日
世界美术大师
英文原名: 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
中文翻译:米开朗基罗·迪·路德维科·
博那罗蒂·西莫内
在世时间: 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
国籍: 意大利。
1475年3月6日生于佛罗伦萨附近的卡普莱斯,父亲是当地的一名法官,脾气爆烈。母亲在米开朗基罗六岁的时候就死了。他13 岁进入佛罗伦萨画家基尔兰达约的工作室,主要以自学为主。后转入圣马可修道院的美第奇学院作学徒,在那儿他接触到了古风艺术的经典作品和一大批哲人学者,并产生了崇古思想。
【基本信息】
米开朗基罗,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1475年生于佛罗伦萨加柏里斯镇,雕塑家、建筑师、画家和诗人。以人物“健美”著称,即使女性的身体也描画的肌肉健壮。他的雕刻作品“大卫像”举世闻名,梅迪奇墓前的“昼”、“夜”、“晨”、“昏”四座雕像构思新奇,此外著名的雕塑作品还有“摩西像”、“大奴隶”等。他最著名的绘画作品是梵蒂冈西斯廷拜堂的《创世纪》天顶画和壁画《最后的审判》。他还设计和初步建造了罗马圣伯多禄大殿,设计建造了教皇尤里乌斯二世的陵墓。米开朗基罗脾气暴躁,不合群,和达·芬奇与拉斐尔都合不来,经常和他的恩主顶撞,但他一生追求艺术的完美,坚持自己的艺术思路。他于1564年在罗马去世,他的风格影响了几乎三个世纪的艺术家。
【个人简介】
名称:大卫(David)名字的意思是“被蒙爱者”
作者:米开朗基罗
时间:公元1501-1504年
材质:云石雕像
规格:,
收藏地:现收藏于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
【大卫】
【大卫】
大卫是圣经中的少年英雄,曾经杀死侵略犹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亚,保卫了祖国的城市和人民。米开朗基罗没有沿用前人表现大卫战胜敌人后将敌人头颅踩在脚下的场景,而是选择了大卫迎接战斗时的状态。在这件作品中,大卫是一个肌肉发达,体格匀称的青年壮士形象。他充满自信地站立着,英姿飒爽,左手抓住投石带,右手下垂,头向左侧转动着,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双眼凝视着远方。大卫体格雄伟健美,神态勇敢坚强,身体、脸部和肌肉紧张而饱满,体现着外在的和内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雕像是用整块的石料雕刻而成,为使雕像在基座上显得更加雄伟壮观,艺术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头部和两个胳膊,使的大卫在观众的视角中显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满了巨人感。
这尊雕像被认为是西方美术史上最值得夸耀的男性人体雕像之一。不仅如此,《大卫》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它对人体的赞美,表面上看是对古希腊艺术的“复兴”,实质上表示着人们已从黑暗的中世纪桎梏中解脱出来,充分认识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开朗基罗在雕刻过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热情,塑造出来的不仅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运动在艺术上得到表达的象征。作为一个时代雕塑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大卫》将永远在艺术史中放射着不尽的光辉。
西斯廷礼拜堂天顶壁画完工24 年之后,反对宗教改革的教皇保罗三世兴奋异常,根本不顾艺术家年事已高,企图“让他显示其绘画艺术的全部威力”要他为西斯庭教堂祭坛后面的大墙上绘制壁画。
1535年末,米开朗基罗已年逾六十,教皇这种疯狂的艺术剥削行为,使米开朗基罗身心俱悴。当时,米开朗基罗正经历着精神与信仰的危机。他选择《最后的审判》这一主题,展现了他的痛苦。老艺术家从1535年末至1541年10月31日止,用了近6年的时间,完成了这一幅体现着画家大无畏艺术魄力的多人物构图《最后的审判》,在这块将近200平方米的祭坛后的大墙上,他绘出了数以百计的等身大小的裸体群像。
【最后的审判】
【创作年代】1510年
【类别】壁画
【规格】280cm×570cm
【存藏处】梵蒂冈西斯廷教堂藏
【作品赏析】《创造亚当》是米开朗基罗的代表壁画中的重要部分。因为他在佛罗伦萨的盛名,当时的罗马教皇尤里乌斯二世邀他参加制作教皇陵墓,后又中断。1508年他被迫接受了西斯廷礼拜堂屋顶壁画的任务,他当时的心情是悲愤的,不料此壁画后来成为他生平最大杰作。
【创造亚当】
这件作品是米开朗基罗为圣彼得大教堂所作,是他早期最著名的代表作。作品的题材取自圣经故事中基督耶稣被犹太总督抓住并钉死在十字架上之后,圣母玛丽亚抱着基督的身体痛哭的情景。
雕像中,死去的基督肋下有一道伤痕,脸上没有任何痛苦的表情,横躺在圣母玛丽亚的两膝之间,右手下垂,头向后仰,身体如体操运动员一般细长,腰部弯曲,表现出死亡的虚弱和无力;圣母年轻而秀丽,形象温文尔雅,身着宽
米开朗基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