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家庭教育的十大愿景
孙云晓
今日中国的家庭教育喜忧参半:喜的是家庭教育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获得迅猛普遍的发展;忧的是家庭教育学校化,家庭教育过于偏重知识与技能的教育而忽视人格培育。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近20年连续进行的全国中小学生发展状况调查发现,无论是“90后”还是“00后”的父母,对孩子关心的首要内容仍然是成绩,说明家庭教育早已深陷应试教育的误区,忽视了家庭教育的规律与个性。有些家庭教育工作者甚至也推波助澜,比如有些教育学工具书中的家庭教育概念是学校化的,再比如以孩子考入名校或比赛获奖作为家庭教育成功的标志等。
正是基于强大而紧迫的现实需要,我们开始探索和推进新家庭教育。新家庭教育以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家人的幸福生活为标准,具有三大原则:一是搞好家庭建设是新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二是尊重儿童权利是新家庭教育的重要基石,三是两代人共同成长甚至向孩子学习是新家庭教育的时代特征。
新家庭教育将努力实现以下十大愿景。
新家庭教育是倡导科学的教育。新家庭教育不是经验主义的教育,也不是跟着感觉走的教育,更不是跟着市场转的教育,而是建立在心理学、脑科学和优秀文化经典基础之上的家庭教育,是优良传统文化的结晶。
新家庭教育是呼唤真爱的教育。真爱与溺爱具有本质的区别,真爱是理解、尊重和爱护,溺爱是轻视、放纵和剥夺。新家庭教育重视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实践中锻炼出创新精神,不认同“有了幸福的童年,就会有不幸的中年和老年”等流行理念。
成长有规律,教育也有规律,老子说“强梁者不得其死”(过于偏执和强硬的做法不会取得良好的结果),法国思想家卢梭说少年儿童时代应当在农村生活、教育就是要浪费时间(给孩子自由自在的成长空间),中国教育家陶行知写诗《春天不是读书天》(户外活动甚至比闭门读书还要重要)
……这才是大爱和真爱。新家庭教育敢于并且乐于传播这些深刻的教育思想,不做“强梁者”。
新家庭教育是捍卫家庭的教育。当今中国家庭教育最突出的问题,是面临家庭的脆弱、衰落甚至崩溃这一最为严重的危机。太多的家庭没有温暖,没有正常的生活,没有良好的关系,比如902万留守儿童的家庭、36万无人监护的留守儿童家庭、每年几百万离异家庭、时刻发生热战或冷战的家庭、无数父教缺失的家庭……而当家不像家、父母不像父母时,孩子就不可能像孩子。
两千多年前,孟子就指出多次强调重视家庭建设,因为中国社会自古以来的鲜明特点是家国密不可分,家是中国社会最重要的基础,关注家教,关注家风,首先要关注家庭、支持家庭、维护家庭、发展家庭。
新家庭教育是崇尚尊重的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在于尊重,新家庭教育崇尚的尊重与联合国倡导的四个尊重相一致,即尊重他人、尊重差异、尊重资源、尊重环境。其中,特别倡导对儿童权利的尊重。
可是,据全国妇联2015年全国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显示,认真学习过有关儿童保护法律的父母不足一成。更为严重的现实是,各种各样伤害儿童的事件接连发生,侵犯儿童权利的现象比比皆是。尊重儿童权利,履行父母的主体责任,是今日父母的法律义务,是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也是新家庭教育的重要基石。
新家庭教育是共同成长的教育。今日父母面临“不知道用什
新家庭教育的十大愿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