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浅谈
[摘要]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纳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水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因素,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基本构成、是基础,所以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是建设美丽城市的基础。本文从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定义、目的入手,浅谈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的路径。
[关键词]水生态文明城市;定义;建设;浅谈
近期,蚌埠被正式确定为第二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标志着蚌埠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目的,就是探索城市不同经济发展水准、不同资源条件和不同水生态系统特点条件下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模式,最终实现水安全有保障、水资源可持续、水生态系统健康、水环境和谐优美的建设目标。
那么什么是水生态文明城市呢?
水生态文明城市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并遵循生态平衡法则建立,能够满足一个城市良性循环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达到水生态体系完整、水生态环境优美,形成水文化深厚底蕴的城市。
如何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呢?按照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定义,探索建设一个生态文明城市的路径,可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做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重要意义的宣传
我国历史上历来都是善治国者必善治水,治水文明的发展也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前提。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生态体系完整、水生态环境优美、水文化底蕴深厚为主要内容的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资源基础、重要载体和显著标志。水是生命之源,是生产之要,是生态之基,既不可或缺又无以替代。发展生态水利,实现人水和谐,是生态文明的必要基础和重要标志,对于强化生态之基、促进人水和谐、实现科学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对于统筹解决因长期以来发展方式粗放不够科学,因而造成的水资源短缺、水灾害威胁、水生态退化三大水问题,保障今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对此要大力宣传,使之广泛深入人心。
2、明确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
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遵循人、水、社会和谐发展客观规律,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的各方面,和水利规划、建设、管理的各环节。在建设永续的水资源保障、完整的水生态体系和先进的水文化为主线方面,坚持保护优先、修复为主的方针,统筹城市经济社会与水资源、水生态协调发展。通过优化水资源配置,实施水生态综合治理,完善水生态保护格局,为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水利基础支撑和生态安全保障。
3、坚持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
(1)修复为主,防治并重
建设水生态文明,要大力倡导人水共存共荣的生态意识,从传统文化汲取对天人关系的认知,体悟“道法自然”的精神境界,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牢固树立自然和谐的理念。同时,规范各类涉水生产建设活动,落实各项监管措施,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限制生态脆弱和水生态环境恶化地方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着力实现从事后治理向事前保护转变。要实
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浅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