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如何选择人际关系中人的行为规范?
人的思想模式:
信仰(世界观)
预先设定(公理,论点)
基本概念+逻辑推理
人(时代、民族、个人)
系统结论
年代
生命科学发展
生物伦理发展
50年代
探索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分子生物学诞生
宗教神学人士开始探讨生命科学中的伦理问题
70年代
诞生
DNA重组技术
舆论哗然
哲学家进入生命科学
生物伦理学诞生
主要理论:权衡利弊的“冒险-获益”原则
80年代
发展
Ti质粒---转基因植物
生物伦理学---:协商式伦理学原则,即通过协商各方达到最大利益
90年代
国际重视
基因治疗气泡儿童,克隆羊
生物伦理学---1993国际生物伦理学委员会成立
21世纪
各国重视
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
生物伦理学---各国需要应用生物伦理学作出合宜决断,一方面不可贻误发展机会,另一方面也不可蛮干,引发严重问题
生命科学中的伦理发展
韩国克隆之父黄禹锡因丑闻辞职
2005年11月24日
他说:“我得到一个惨痛教训,我应该冷静和谨慎地进行研究。伦理与科学是驱动人类文明前进的两个车轮,科学研究应该在伦理和现实范围内进行。”
第二讲人类基因组计划
1 人类基因组计划
2 基因检测
3 基因歧视
4 遗传资源保护
5 基因专利保护
一、人类基因组计划
二十世纪三大战略计划:
曼哈顿计划(战争)
阿波罗计划(冷战)
人类基因组计划: 1990年启动(和平)
原则:国际参与,免费共享
一、人类基因组计划:伦理之争
六国同盟VSCelera遗传公司
正义需要参与
正义需要代价
正义需要坚持
二、基因检测
隐私权与知情权
疾病=基因+环境+心理
三、基因歧视
保险:可否?法规:禁止/允许但不可强制
就业:可否? 法规:暂无
贷款:可否? 法规:暂无
生活:可否? 法规:暂无
四、遗传资源保护
『生物多样性公约』(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于1992年6月1日在内罗毕通过
于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
截止2004年2月,该公约的签约国有188个。中国于是第一批签约国之一
四、遗传资源保护
中国的特色资源:
神农架(生态系统多样性)
熊猫(物种多样性)
光敏核不育水稻(遗传多样性)
伦理学基本概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