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亳州市渡口渡船专项整治及渡口标准化建设
【摘要】亳州市认真吸取“亳州11·30”和“涡阳12·15”事故教训,通过加强领导,周密部署,明确责任,加大安全投入,完善渡运安全基础工作,排查治理隐患,创新机制等,夯实了水上交通安全工作基础,建立健全了水上交通安全长效机制。
【关键词】亳州市;渡口渡船;专项整治;标准化建设
1、引言
概况:亳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面积8374平方公里,人口588万。境内涉渡河流主要有涡河、茨淮新河、西淝河等6条河流。其中,涡河、茨淮新河2条为通航河流,航道里程362公里。经各县(区)人民政府批准,截止至2011年12月31日我市境内共设置渡口70道,现有钢质渡船85艘、渡工178人、涉渡乡(镇)39个、乡管员59人。
自2005年9月原交通部、国家安监总局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渡口渡船专项整治以来,亳州市认真吸取“亳州1130”和“涡阳1215”事故教训,通过加强领导,周密部署,明确责任,加大安全投入,完善渡运安全基础工作,排查治理隐患,创新机制等,夯实了水上交通安全工作基础,建立健全了水上交通安全长效机制。按照省渡口渡船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部署要求,经市交通运输局、安监局、海事局联合实地验收,在2011年6月份全市渡口渡船专项整治达标率为90%。在2011年8月份,亳州市渡口渡船专项整治及渡口标准化建设工作顺利地通过了安徽省渡口渡船专项整治工作验收工作组的验收合格。
2、主要工作概述
,全面启动渡口渡船专项整治工作
为切实做好我市渡口渡船专项整治工作,我们根据省渡口渡船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市交通运输局、安监局联合制定了亳州市渡口渡船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并召开专题会议部署落实。同时,通过印发悬挂横幅、宣传单、邀请电视台参加等形式广泛宣传渡口渡船专项整治的目的和意义。亳州市政府分管副市长汪一光,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刘颖、市安监局局长王洪杰、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孙善豹和程龙海、市地方海事局副局长杨广军和胡红元副局长等多次带队督导检查渡口渡船专项整治工作,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
,完善全市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四级网络
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完善安全保障体系是做好水上交通安全工作的关键。我市各级政府、交通、安监、海事部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增强安全发展、和谐发展意识,进一步加强对水上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不断完善水上安全管理责任网络。每年召开的全市水上交通安全工作会议上,市政府与县(区)政府都签订《亳州市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责任书》,明确县(区)政府水上安全工作的领导责任,各县(区)也分别召开水上交通安全工作会议,签订县(区)、乡(镇)、行政村、渡口经营人四级安全管理责任书,从而进一步完善四级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责任网络。通过层层签订《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将各级的责任、义务进行明确,理顺了安全管理关系,健全了监管分工负责的渡运安全监督机制,使我市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空白点”。如,蒙城县在明确安全工作一把手负责制的同时,在所有涉渡乡(镇)都明确了一名分管领导主抓水上安全工作。除配齐乡管员外,每道渡口还聘用了村管员,形成安全工作上下结合,整体行动的局面;谯城区注重抓好乡管员队伍建设,根据管理需要及时调整乡管员,并认真抓好乡(镇)政
亳州市渡口渡船专项整治及渡口标准化建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