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从毛遂自荐到毛遂自刎.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从毛遂自荐到毛遂自刎
吴娱
在中》里的毛遂是出了大名的。一位普通的门客,凭借自信和勇气,凭借胆识和智慧,自荐出使楚国,脱颖而出,促成了楚、赵合纵,同时也得到了“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美誉, “毛遂自荐”成了自告奋勇的代名词。
有一段野史,是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湖北才子鄢烈山提供的。说的是毛遂之死。
毛遂之死却算得上一个悲剧。据南方报业鄢烈山提供的史料记载:由于毛遂促成了楚国与赵国的“合纵抗秦”大计,挫败了秦军的侵犯,从而得到了赵王的特别赏识。
公元前二百五十六年,燕国派遣大将栗腹攻打赵之战、邯郸之战的赵国早已是民贫兵疲,形势十分危急。赵王想起了当年促成楚、赵两国结盟的毛遂,认为他一定能胜任抵御燕军的任务,于是决意任命毛遂为将率军出征。毛遂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吃一惊。立即赶到赵王那里,想推掉这个差事。
毛遂说:不是我怕死,是我德薄能低,不堪此任,我能做马前卒,但绝对做不了指挥千军万马的统帅。然而,不管毛遂如何推辞,赵王执意任命他为统帅。毛遂虽然身先士卒、殚精竭虑,他统领的军队还是被燕军打得落花流水。战事惨败,毛遂觉得没有脸面再见赵人,于是避开众人,到山林里拔剑自刎。
据毛氏后人考证,此乃杜撰。然我们可以从这个杜撰的故事引出一些启示。
从“毛遂自荐”的辉煌到“毛遂自刎”的凄惨,毛遂从人生的顶峰坠落低谷,乃至殒命,这不能不让人嗟叹。
毛遂是个外交人才,而不是统率千军的将才,赵王硬派毛遂统帅大军前去御敌。结果被燕军杀得片甲不留。
毛遂的悲剧不是他自己造成的,他没有什么军事野心,并不想当最高统帅;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只是他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造成毛遂的人生悲剧负责的是赵国第一把手赵王,具体地说,是赵王的“不知”。
首先,他不晓得知人善用。毛遂有雄辩的口才,有说服别人干某件事的机智,派这样的人去做外交工作,无疑是非常恰当的。但统领一支军队,主要是熟悉对方的军事实力,懂得兵法。但赵王不这样想,他以为毛遂能说服楚王,他就能够战胜赵国的军队。结果,把毛遂派到了他不适应的岗位上。其次,他不知道广选天下贤才。以赵国之大,选一个比毛遂更适合做军事统帅的人肯定是不难的,例如廉颇。但赵王只相信亲信,只重用身边亲信,这样就造成一种尴尬:能够担当大任的人,领导的眼睛里没有他;领导信任的人,恰恰是不能担当大任的。正如当今的任命干部,领导意志第一: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再次,听不进不同意见。毛遂已经诚恳地说明了自己的不足,希望赵王另选贤明。如果不那么刚愎自用,及时反省自己的行为,他完全有机会换上一位合适的军事统帅,避免后来出现的悲惨结局。
今天的毛遂们,不可能推辞乌纱

从毛遂自荐到毛遂自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花开一叶
  • 文件大小32 KB
  • 时间2018-10-0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