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的生物学指标
人的年龄可以分为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和历法年龄。历法年龄又叫做年代年龄、时序年龄和实足年龄,也就是说自出生后每过1年则增加1岁。心理年龄即指不同年龄层人群的心理特点各不相同。但是,心理年龄目前尚无明确的划分标准。关于生理年龄,即衰老的生物学指标,国内外已有很多研究,大体可分为解剖学指标、生理学指标和生物化学指标。
、坐位身高、体重、指距(两臂展开时两中指端的最大距离)、胸围、呼吸差(用力吸气末和用力呼气末的胸围差)、腰围、皮下脂肪厚度、皮肤弹性、体表面积、脊柱变形程度、皮肤白斑、老年斑、白发数量、脱发程度、甲皱微循环情况、耳垂及人中长度、眼裂大小、角膜老年环情况、角膜和晶体的浑浊程度、鼻毛白化率等。
、听觉、嗅觉、味觉、皮肤痛温觉、肢体位置觉、震动觉、周围神经的传导速度及反应时间等神经系统检查;肺活量、最大通气量、深吸气量、1秒时间与时间肺活量百分比(即吸气末1秒钟内以最大速度呼出的气体量除以肺活量所得的结果,%,%,此数值与年龄呈负相关。也就是说,年龄越大,此数值越小)、闭合气量(主要反映小气道功能)与肺活量的百分比、功能残气量与肺活量的比等呼吸功能检查;标准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流量密切相关,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低,90岁时可减至46%)、标准肾血流量、内生肌酐清除率、血清尿素氮定量检查、血及尿微球蛋白检查、酸负荷试验等肾功能检查;血液流变学,如红细胞压积、全血粘度、血沉等,凝血指标,如血小板聚集性、血栓素A2、纤维蛋白原等,抗凝指标,如前列环素、抗凝血酶Ⅲ等,纤溶指标,如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等血液系统的检查;外周血酸性非特异性酯酶标记的T淋巴细胞阳性率(青年期最高,中年期显著下降,老年期最低)、刀豆A诱导的T淋巴细胞转化率、外周稳定性花环及活性花环形成试验、血清免球蛋白A、G、M和总补体活性、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3等免疫功能的检测;血清性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等内分泌功能的检查;骨皮质及骨密度、肌力、闭目单腿直立试验等运动系统的检查等。
,过氧化脂质及脂质过氧化代谢产物测定,如丙二醛的测定(人体的细胞膜尤其是神经细胞膜含有较多的脂质,体内的自由基可以不同程度地破坏细胞膜,使脂质变成丙二醛而进入血液,所以血中丙二醛的含量可以间接反映细胞膜受到自由基损伤的程度),红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具有抗自由基的作用,因而也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的测定,
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极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的测定,血浆白蛋白、球蛋白的测定,血清及头发的微量元素定量测定等。
,各器官、组织老化的程度也不同步,所以目前各国用以判定衰老的生物学指标亦不甚一致。美国衰老研究所只测定12项指标,即指尖震动的敏感度、灯泡序列记忆、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出量、交替指叩按钮时间、最高听觉频率、视调节能力、听反应时间、无需作出选择的视反应时间、无需作出选择的视觉运动时间、需作出选择的视反应时间。
国内屈萌生等用视敏度等9项指标测定老化程度,并进行多元逐
衰老的生物学指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