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范例
任教课题
《圆的周长》
任课教师
李巧儿
任教日期
任教班级及课室
内容
实验教材十二册的第四部分第3小节的内容之一。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认识圆的周长,知道圆周率的意义,能够运用圆的周长公式准确计算;
2、过程和方法:通过实操和合作学习,懂得与他人合作探究、交流的方法,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够说出我国对圆周率研究有贡献的科学家及事迹,体会民族自豪感,树立爱国情怀;养成与他人合作探究、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圆的周长,运用圆的周长公式准确计算。
教学难点
归纳概括圆的周长公式。
教学准备
教师收集圆的物品和图片;学生自备剪刀、直尺、绳子、圆的物品和图片。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启发
1、创设情境:(课件出示动画故事:小白兔和小灰兔进行跑步锻炼,同时出发,问跑一圈谁跑的路程长些?(正方形和圆形跑道,正方形边长20米,圆形直径20米、跑步的速度相同。)
2、讨论:小白兔和小灰兔到底谁先跑回原来的出发点?
揭示课题。(板书:圆的周长)
(二)探究
1、观察:看屏幕上的圆,说一说什么叫圆的周长?
2、摸一摸:拿出一个圆形纸片,指出:拿的这个周长是指哪一部分长?
3、比一比:拿出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形纸片。
哪个圆的周长长一些?
4、量一量:(分小组合作)
学生用剪刀、直尺和绳子测量出手中圆形纸片的周长。
5、信息反馈:
小组汇报所测量的圆的周长是多少?
板书: 周长
12cm多一些
31cm多一些
47cm多一些
③生说一说是怎样测出圆的周长的?(绳测法、滚动法)
④(课件演示)绳测法和滚动法的操作过程;
⑤讨论:能用这方法测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吗?
(教师演示)拿一根拴了重物的绳子在空中抡了一圈。
如何才知道它的周长呢?
6、①猜一猜: 圆的周长和圆的什么有关系?
②(课件演示)三个直径不同的圆,分别滚动一周,得到三条线段的长分别是三个圆的周长。发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有关系)
7、①再猜一猜,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有什么样的关系?
②学生分成四人小组,测量、计算、讨论圆和直径的关系。
③小组汇报测量结果。
板书: 周长 直径
12cm多一些 4cm
31cm多一些 10cm
47cm多一些 15cm
结论:圆的周长是直
小学数学教案范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