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桐梓县诗词楹联学会章程.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桐梓县诗词楹联学会章程
(修订案)
(1993年12月制订——2009年12月第四次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桐梓县诗词楹联学会(The Traditiondl Poetry and YngLiang Institute of—TongZi County)(以下简称本会)于1993年12月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之际成立。定《播韵》为会刊。
本会是由全县广大诗词、楹联爱好者自愿结合组成的群众文学团体;为非营利性的社会学术组织;系中华诗词学会、贵州省诗词楹联学会、遵义市诗词学会的团体会员。
第二条本会在中共桐梓县委、桐梓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履行中华诗词学会制定的《21世纪初期中华诗词发展纲要》,继承和发扬中华诗词、楹联传统文化的精髓,凭借桐梓县李白“夜郎文化”、“长征文化”以及厚淀的文化底蕴,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引导全体会员和广大诗联爱好者从事中华诗词、楹联理论的学,使诗词、楹联这一古老的传统文学形式更富现实性和时代感;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服务。
第三条本会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严格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尊崇社会道德规范。通过诗词、楹联作品歌颂新时期新人新事新风尚,鞭挞假、恶、丑及一切腐败行为和歪风邪气。
第四条本会的业务主管单位为桐梓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登记管理单位为桐梓县民政局。本会依法接受其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第五条本会会址暂设桐梓县文联机关。(电话:0852-6625291;邮编:563200)
第二章
第六条遵循胡锦涛主席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化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的精神,结合本地诗词、楹联事业发展实际,本会具体开展以下业务活动。
(一)组织会员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文艺理论;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艺术的有关论述以及中华诗词、楹联的艺术规律,端正创作方向,提高创作水平,唱好主旋律,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使之发挥其陶冶情操,铸造灵魂的作用。
(二)开展诗词进校园活动,通过定期不定期的诗联教习班和学术讲座,组织举办诗、联竞赛活动以及名家名篇朗诵、赏析,培养一批青少年诗词、楹联爱好者和写作苗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三)组织和鼓励会员深入生活,走向大众,反映现实,适应时代,致力于诗词、楹联作品的开拓创新,不断创作出诗词、楹联精品。
(四)适时编辑出版诗词、楹联刊物和诗联选集。努力办好会刊《播韵》;支持会员个人出版诗词、楹联专集;鼓励会员向全国诗、联书刊投稿,以此繁荣诗、联创作,展现桐梓文化风采。
(五)立足桐梓,面向全国,深入基层,从事有关诗、词、联的各项学习研究和交流活动。做好会员的指导、联络工作。
(六)依法维护会员的著作权、知识产权等合法权益。
(七)与有关单位联合,发展文化产业。
第三章会员
第七条本会会员分个人会员和团体会员两类。团体会员即某校、某单位组成的诗联会、社等。团体会员中的个人也可直接申请加入本会。
第八条凡对诗词、楹联爱好并有一定基础的个人和单位会社,拥护本会章程,有入会意愿,提出书面申

桐梓县诗词楹联学会章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在水一方
  • 文件大小32 KB
  • 时间2018-10-0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