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调节压力.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调节压力教育体制改革挑战教师的心理承受力。压力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1、来自教师职业的压力不论在人们的期待中还是在研究者的视野中,教师都被视作“社会代表者”,是榜样、是模范、是师表,从而给教师作为“普通人”的角色戴上闪耀金色光芒的枷锁。这决定了教师心理常常超负荷。事实也是如此。从世界范围来看,与其它工作群体相比,教师和医生这两个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偏低。这种普遍性是行业特点造成的,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工作服务的对象是人,而且责任重大,人们的期望值也高。相应地,他们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也就更大。 2、来自工作的压力教师面对教育、教学双重任务,工作量大,工作琐碎,基础薄弱校的教师面临的问题就更多、任务更重,学生的学习效果、行为表现又反映着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教师必须据此调整自己的工作,因此学生的学习问题、行为问题常给教师带来巨大的压力。中国的教师所面临的学生考试及升学压力也是世界首屈一指的。教师的教学质量取决于多种因素,而人们又往往以成绩来衡量教学水平,这又给教师带来一定的舆论压力,使一些教师缺乏职业成就感。3、来自教师自我发展的压力教师承担着众多的角色,管理者、授课者、教育者、学习者等,需要不断转换,这需要教师发展多种能力,如专业能力、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还有非常重要但常被人忽视的情绪调控能力(在某种意义上说,发展该能力比发展其它能力更迫切)、元认知能力等,发展能力的要求与原有能力水平之间的矛盾也是重要的压力源。此外,教师职业竞争压力也在逐步增强,而对教师的社会报偿、待遇相对较低,这种矛盾也容易使教师产生不平衡心理,造成怠惰、自卑、失望等心理。

调节压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894280529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18-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