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忠州佛教异闻录.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忠州佛教异闻录
华岩寺道坚述
 
忠州佛教是巴蜀佛教的缩影,在研究忠州佛教之时,发现忠州曾经出现了许多奇闻异事,故而录之于后。
柳木知兴衰
唐时白居易作忠州刺史,修复龙昌古寺,并植柳于下寺,至此柳兴盛则寺兴,柳衰则寺败。民国《忠县志》云:“巴台寺,白公祠左,即唐之龙昌寺。按:龙昌寺有三,一在山顶,一在山半,一在山下,巴台即山顶一寺也。白居易刺忠时,曾植柳于此,柳盛则寺兴,柳衰则寺败,僧护此柳比甘棠云。州人熊耳山人有题壁。”
石宝寨出米石
从古以来,巴蜀之间多匪患兵灾,凡有战事,寺院多成避乱山寨,民众因之得以成活者,不可计数。考今日巴蜀山寺,多有出米石之传闻,概因聚众食粮,以寺救济故,传之久远,才有出米石之讹。据《四川总志·石谱》云:“忠州石宝山,一石突高,圆三四丈余,根狹小,傍有一孔如盂,通明其顶,相传昔有米出其中,日可食一人,僧日利焉,后以冗穢,米遂絕。巴县亦有金田寺,宋时米自山孔中流出以供寺僧,今无矣。”
寺穴出白雾
忠州黎王乡第三保有宝光寺,宋代嘉定年间所建古寺,原有租田十二石。宝光寺旁有地穴,故传时有白雾喷出,引以为奇。据民国《忠县志》卷载:“宝光寺,寺左五丈许,地中有孔,口径一尺,每值欲晴欲雨时,喷出白雾,凝旋半空,经久不散,故名白云山。后有僧葬塔于此,其雾始散。明成化二年铸有大钟一口。”
土龙朝圣
土龙,是民间传说风水极佳之地,自然形成龙样的土堆。据传忠州黎王乡第一保有寺名福田寺,为南宋时建,明万历年间重修,重修寺廊时,地生土龙,铲之一夜又起,一共生了五次,人谓土龙朝圣。据民国《忠县志》卷二载:“福田寺,地名会龙山,称庙居龙口,寺前二十四堡环立朝拱。寺左廊甫建数日,地忽坟起土龙一条,长丈余,高五寸,铲之复起,似此五次乃已。内供释迦佛像,铁钟二口,清知州刘肇孔题‘林间夜宿还巢鸟,槛外朝飞出岫云’。”
潮水观音
忠州涂井跳桶岩半岩对面有观音寺,极其险要,山洪时发,初有大水浮来一尊观音造像,以其址建寺供俸,名潮水观音。据民国《忠县志》卷二云:“观音寺,峭岩间刻石佛三尊,上悬岩叠叠,下临大岩,河水涛声如雷,路向半岩独道过去,犹要攀岩把树,极其险然。曾于某代,上河涨水,冲一观音神像至此,浮入岩畔,自后发现,乃修庙其端,故名。今庙废矣,而神像犹在岩上。”
飞来神钟
忠州汝溪江溪场潼渊滩有寺,名潼渊寺,传说寺有飞来神钟一口,能生红毛,叹以为奇。据民国《忠县志》卷二载:“潼渊寺,传说原有小庙一座,僧人夜梦明日晨有大钟一口至此,请早开门。及次晨,飞来一钟,僧开山门不及,一触而退落滩内,故名潼渊寺,其滩曰潼渊滩。现或发现其钟已生红毛矣。清嘉庆十年铸大钟一口,报钟一口,磬二。”
寺产名毯
忠州清和乡金刚山广积寺,明弘治年间,由蒋氏始祖迁入忠州时捐赠修建,寺僧能织毯,技艺高超,一时远销千里之外,名重一方,寺院得利润置田五百石,为忠州第二大寺(开禧寺最大,雕刻最为精美)。据民国《忠县志》卷二载:“广积寺,由蒋氏迁忠始祖蒋德新施舍祇园,广积功德,故名广积寺。寺僧等数十人以织毯致富,其宗派有铁壁、破山之分。”
忠州特产木莲
香山居士白居易作忠州刺史时,曾在州治西十里见木莲数棵,当时颇为罕见。据民国《忠县志》卷三载:“木莲洞,洞在治西十里,昔白居易于此得木莲数本,故名。按:莲曰木本,世所罕见。当时独产于吾忠,事属奇特,今遍觅不得其种

忠州佛教异闻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unde11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0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