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急性发作期的急救与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发病有季节性,秋季、冬春季加重。很多患者多是在急性发作期就诊,因气管、支气管病毒和细菌感染,导致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黏性分泌物增加,气道阻塞,导致肺通气功能障碍。
临床特点:COPD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慢性咳嗽、咳痰、胸闷、气喘和排痰困难,急性发作期常会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气短、喘息或呼吸困难加重、痰量增加、痰液黏稠,还可有不同程度的发热。
体征:患者的胸廓呈桶状,呼吸运动减弱,两侧语颤减低,叩诊过清音,肺下界下移,肺底移动度减少,两肺肺泡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有干湿性啰音。患者呼吸费力,两肩高耸,动用辅助呼吸肌呼吸。
急救护理:
体位:当患者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面色改变及出冷汗时,立即给与半坐位,以利于膈肌下降,改善呼吸,立即报告医生并抢救。
基础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进行多功能心电监护,持续监测血压、脉搏、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观察口唇、末梢有无紫绀、神志是否清醒,遵医嘱抽血气分析。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应卧床休息,预防并发症,注意保暖,防止受凉感冒,戒烟。
有效吸氧:遵医嘱给与持续低浓度低流量吸氧。必要时可通过面罩或呼吸机给氧。避免氧浓度过高引起二氧化碳潴留,诱发肺性脑病的发生。(依据:失代偿期病人多为慢性二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中枢对CO2刺激的敏感性降低,甚至已处于抑制状态,其兴奋性主要依靠缺氧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当吸入氧浓度过高,随缺氧的短暂改善解除了其对中枢的兴奋作用,结果使呼吸受抑制,CO2潴留加剧,甚至出现呼吸性酸中毒和肺性脑病。)
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予以支气管扩张剂(沙丁胺醇气雾剂、氨茶碱)、祛痰药(盐酸氨溴索)、皮质激素等,密切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呼吸机辅助机械通气可以改善通气量,减少呼吸肌做功,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若症状无法缓解、氧饱和度<80%、意识模糊、嗜睡、点头样呼吸,应立即给予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
保持呼吸道通畅,指导有效咳嗽排痰:教会患者正确排痰方法,尽可能加深吸气,以增加或达到必要的吸气容量;吸气后要有短暂的闭气,以使气体在肺内得到最大的分布,稍后关闭声门,可进一步增强气道中的压力,而后增加胸内压即增高肺泡内压力,这是使呼气时产生高气流的重要措施;最后声门开放,肺内冲出的高速气流,使分泌物从口中喷出。咳嗽时,患者取坐位,头略前倾,双肩放松,曲膝,前臂垫枕,如有可能应使双足着地,有利于胸腔的扩展,增加咳痰的有效性。对于感染严重,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可协助拍背,同时鼓励多饮水,使用祛痰剂或采用雾化吸入疗法湿化气道使痰液易于咳出。对于长期卧床、久病体弱、无力咳嗽的患者,护士应协助慢慢翻身,有节律地扣拍背部。能有效解除支气管痉挛,控制肺部感染,改善通
慢阻肺急性发作期的急救与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