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诚法师:念佛与皈依
护眼色:绿橙棕黑字体:粗体大中小作者:学诚法师发布时间:2011-5-29 23:56:22 繁體版
所谓“念佛七”,是佛教徒密集修行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自古以来,人们就非常注重这种胜会。随着修学佛法岁月的增长,以及对佛法理解的逐渐深入,我觉得念佛法门这样一个万修万人去的殊胜法门,自佛法流传二千五百多年来,总是弘扬得不够,甚至于修习念佛法门的人对这个法门还多少存有这样那样的迷惑和不解。为了增强大家对佛法的信心,特别是念佛一定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信心,今天我重点讲两个问题:一、怎样念佛;二、什么是真正的皈依。
第一个问题:怎样念佛?
念佛,说起来很简单,但要把一句佛号念好,那就不容易了。六字洪名,要念到集于一心,丝毫不乱,谈何容易!大家想想,七天来,自己有没有达到一心不乱的境界?可能还有相当的距离。这样一个非常殊胜的佛七我们都难以达到一心不乱,更何况平时自己一个人念佛,就更不容易了。平时好端端的一个人,并且有意、有决心要把一句佛号念好,都不容易做到,到临命终的时候,就更难以把这句佛号念好。如果存侥幸心理,没有真正下苦功夫念佛,而盼望临命终时西方三圣及诸圣众前来接迎,那只能是自己的愿望而已。如果平时念佛不能做到一心不乱,积聚福慧资粮,临命终时西方三圣、莲池海会诸大菩萨哪有可能来迎接我们!这并不是佛、菩萨不怜悯众生,而是因为我们往生的条件和资粮还不具足。
若希望临命终时往生极乐时就要准备好资粮,并且要有充足的资粮。譬如你要去北京、上海,你要计算好往返的旅费,车费要用多少,吃、住要用多少,先要估计一下自己的资粮够不够,才有资格谈去北京、去上海的设想。念佛求生西方净土,也是一样的道理,常常要自问有没有具足这样的资粮。
念佛最关键的就是一心不乱,为什么强调一心不乱?如果一个人每一个念头都是圣号,则念念与佛相应,内心的烦恼就没有了。圣者与凡夫的区别,就在于有没有烦恼。佛的境界,无论根本的烦恼、粗重的烦恼、微细的烦恼,一点都没有;菩萨和罗汉还有一些微细的烦恼和习气存在;凡夫则八万四千烦恼样样都有。我们凡夫要把这八万四千烦恼一个一个地断掉,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佛经里告诉我们,至少要经过三大阿僧祗只劫的修行,才能够把八万四千烦恼断除干净。三大阿僧祗劫的修行是一个天文数字,真正讲起来,每一个人在六道当中轮回,可以说是没有开头的,也即是说不知已经过了多少的年月,这个时间是非常漫长、无法计算的。
人人都知道轮回的痛苦,那怎么才能脱离轮回呢?这就要“修证”。佛法就是指导我们修证的。所谓“修证”,修就是修行,证就是证果、证道。什么叫修行呢?修行就是断烦恼!烦恼怎么断?一个一个的断,要经过三大阿僧只劫。想把把烦恼全部断掉,就要靠念佛。一句佛号就足以降伏八万四干烦恼,《金刚经》里面讲:“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怎么样安住?怎么样降伏自心?降伏其心就是降伏烦恼;降伏烦恼,内心才能够安住,经文中谈了很多很多的空,空什么?就是把内心的烦恼去掉,让内心的烦恼空掉,把我们自己的内心摆平。念佛,就是要培养这个功夫。一句佛号提起来,把我们内在的一切烦恼统统降伏。
常常听佛学院同学以及许多居士谈到:念佛的时候,越念烦恼越多。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平时的烦恼更多,只是你不知道、没有发觉而已。每个人一天24个小时都都处在烦恼之中,身、语、意三业,都是
念佛与皈依供参考学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