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参观通道转兵纪念馆心得.docx


文档分类:金融/股票/期货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通道之行
宋小四
5 月 6 日,我们文学与新闻播学院第三党支部,去到了通道,参观通道转兵
纪念馆, 学习通道转兵的知识, 感受侗族人文风情。 我们在纪念馆门前进行了新
入党员宣誓和老党员重温誓词的仪式。陈湘红老师、杨大智老师、李维老师、陈
爱花、杨茜五位正式党员分别为各位预备党员佩戴了党徽。
这次通道之行,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参观通道转兵纪念馆,在纪念馆里,
年轻美丽的讲解员, 一身绿色的军装, 向我们详细地讲解了红军在通道转兵的前
因后果。正因为通道转兵这一决定,挽救了党。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做了准备,保
存了革命力量。 讲解员在说到牺牲的革命战士时, 特别提到一名战士为了不做俘
虏,在腹部受伤的情况下,用手伸进了自己的肚子,搅断了自己的肠子。大家都
默不作声, 讲解员的眼睛也泛着光, 相对于我们第一次听说的震撼, 她已经向参
观者说过无数遍了吧, 可还是忍不住红了眼。 我不知道搅断肠子的痛, 也无法想
象,甚至连墙上那位士兵的脸都还未看清。还有跳崖的八位战士,衣衫破碎,站
在悬崖之上,砸毁了自己的枪支,在敌军围追堵截之际,跳下了悬崖。还有许多
许多 ……为了革命牺牲自己的烈士们,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是中国共产党员,
为了保存战斗的实力,为了抗击外来的侵略,为了人民将来能当家做主的日子,
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为大家赢来了一个机会。

之后我们去了恭城书院, 坐落在小山丘上的恭城书院, 历经 200 多年风雨侵
蚀,依旧保存完整。木制的房子,青色的瓦砾。我们去的时候阳光很好,能闻得
到木房子特殊的古朴气息。 一进门便看到了门内两棵木柱子的对联, 听讲解员说,
这是民国十年,通道一位名叫翁信浮的县长在书院前厅立柱上刻下的一副对联,
上联是 “小学毕业的一定要升中学,中学毕业的一定要上大学 ”,下联为 “家境富
裕的固然要升学, 家境贫困的也要想方设法升学 ” 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对联,
这样也能称为对联么。 这幅对联曾引起三个推测: 一是这个翁县长没文化, 连幅
对联也写不工整,但他号召民众读书上进的赤心若揭; 二是这个县长太具新思想,
故意用新白话体冲击旧思潮;三是此地民智开化,求实创新,包容并蓄。我不由
想起了周恩来总理的话: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其实没有什么关联, 但在我看来,
一个是鼓励大家读书, 一个是读书为了什么的告白。 如今国家越来越强盛了, 可
以说已经崛起了。 国家对教育也越来越重视, 各种扶持。 那今天的我们为什么而
读书呢, 即使没有周总理那样的大志, 也该有一份服务人民, 为祖国建设添砖加
瓦的心思。尤其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更应该做到为人民服务,报效祖国。
再往里走, 右手边的房间就是决定通道转兵的会议场所, 一张木桌, 几张木

椅。1934 年 12 月,中央红军强渡湘江后, 即向越城岭及其以西的西延地域前进。
一路疾行, 一路忧心。 是转兵敌军军事力量较弱的贵州, 还是按原定计划直奔湘
西?未来行军方向如何, 牵动着每一位红军战士的心。 而此时, 为防止中央红军
北上与红二、 六军团会合, 数十万敌军早已抢先在通道以北进入阵地, 一个更加
凶险的危局眼看就要来临。 1934 年 1

参观通道转兵纪念馆心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isheng191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18-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