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抽砂泵失效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doc


文档分类:汽车/机械/制造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抽砂泵失效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doc抽砂泵失效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抽砂泵是机械捞砂的重要工具。在目前临盘采油厂漏失井井筒清砂工序中有广泛的应用。但在抽砂过程中,由于油管漏失,无法形成有力的抽汲; 抽砂泵进出液阀机构失灵,不能构成井内液体循环; 人为操作延误、井下情况多样性等原因造成抽砂失效。在此我从以上几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措施。
关键词:抽砂泵;捞砂;失效;分析;处理 0前言
由于油层胶结疏松或油井工作制度不合理,以及措施不当造成油井出砂。出砂会导致油井减产、停产, 甚至损坏井下设备造成砂卡事故[1]。对于地层漏失或水敏井施工常选机械捞砂法。
1抽砂泵失效分析
机械捞砂不用通过循环就可以将井内沉砂清除。目前广泛使用的是油管传输抽砂泵捞砂。
目前抽砂泵抽砂主要应用在井深2500m以下的井清砂,2500m以上的井施工难度大应用较少。根据应用情况来看,抽砂施工失效表现形式有:①抽砂管柱卡;②抽砂泵弯曲;③单次抽砂进尺少等[2]。施工
中单次抽砂进尺少问题尤为突出。根据近两年抽砂井统计,?未纬樯敖?尺一般在30m左右(见表1)。分析其影响因素主要有抽砂泵、沉砂管、沉没度、操作延误、砂桥、套损等。

沉砂管漏失。抽砂时,井液直接从沉砂管漏失处吸入,造成短路,无法携带井底沉砂。
泵上出液口堵。出液口为抽砂泵内井液的循环至油套环空的通道,一旦被堵住,形不成液流循环, 抽砂失败。
活塞与泵筒间隙大。目前使用的活塞环形高效抽砂泵采用活塞与泵筒无间隙配合,保证抽吸压力。抽砂泵长期工作磨损快,后期抽吸力下降,从而影响抽砂效果。
底球阀卡堵。底球阀打开时,携砂液进入沉砂管,关闭时砂子沉积在沉砂管内。抽出的油泥砂等将球堵或卡住,造成抽砂失败。
负沉没度。液面低,抽砂泵内外未形成压差, 砂浆密度大,进入球座以上困难[3]。
操作延误。在换单根,上行冲程短、冲次慢等砂子沉积堵塞,造成抽吸无法继续进行;
井内落物。由于井内碎胶皮、铁块等小件落
物影响底球阀正常工作,造成抽砂失败。
(9)砂桥。油气井长期生产,由于井筒内结垢、
地层无规律吐砂形成砂桥,在抽砂过程中会造成中断, 携入沉砂管内的沉砂完全沉积造成抽砂不能继续[4]。
造成一次抽砂失效的原因可能是一种,也可能是多种,在施工时根据各井原因采取措施来避免抽砂泵失效。

临61井检泵
该井进行检泵作业,并落实砂面。油层 -、井底 1950m,泵挂深度 1200m,动液面756m。起出生产管柱,尾管沉砂8m,探砂面深度为1899m,砂埋油层3m。该井在起生产管柱前洗井时漏失严重,出口始终未能返液,决定用抽砂泵抽砂。抽砂时加重30KN,冲程为6m,冲次4/min,抽下5m后无显示,立即加下管2根至1919m遇阻继续抽砂,此时发现无进尺,试在下放管柱时加压至40KN 后抽下6m,上行程提管柱时管柱出现卡钻现象,为防止砂卡管柱,增加抽砂冲次到5/min,并增加上提高度至8m,加压由40KN降至30KN,经过多个冲程活动抽砂正常,直至抽砂到1942m后无进尺。
原因分析:①该井有砂桥,导致抽砂中途间断影
响抽砂效果;②抽砂时,上行程高度低、冲次低,油套环空砂子沉积易造成卡钻。
经验总结:探至砂面加压10-20KN,快抽无明显进尺时可考虑改变负荷捣碎

抽砂泵失效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博士
  • 文件大小76 KB
  • 时间2018-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