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ppt课件.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Macrolides, ycins and polypeptide antibiotics)
(16元环)
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是一类具有14 ~ 16元大环内酯环基本化学结构的抗生素
第一代大环内酯类:红霉素
乙酰螺旋霉素
麦迪霉素
吉他霉素
交沙霉素
(14元环)
第二代大环内酯类:克拉霉素
罗红霉素
阿奇霉素
罗他霉素
(14元环)
(15元环)
(16元环)
第一代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Erythromycin)
(一)体内过程
1. 吸收:碱性不耐酸,口服用肠溶片或酯化物,
静脉滴注用乳糖酸红霉素;
2. 分布:较广,可透过胎盘但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胆汁中浓度最高
3. 消除:主要经肝脏代谢, 胆汁排泄
(二)抗菌作用
1. 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似而略广
G+球菌:金葡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等
G+杆菌: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等
G-球菌:脑膜炎双球菌、淋球菌等
螺旋体
放线菌
某些G-杆菌:百日咳杆菌、弯曲杆菌等
军团菌首选
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
厌氧菌
相似:
略广:
2. 抗菌机理
与50S亚基结合
抑制肽酰基转移酶
(-)
转肽作用
mRNA位移
(-)
蛋白合成
(三)耐药性
特点:
(1)细菌对红霉素易产生耐药性,但停药易恢复
(2)本类药物存在不完全交叉耐药性:
①对红霉素耐药的菌株对其他第一代大环内
酯类仍敏感;
②对第一代大环内酯类耐药的菌株对第二代
仍敏感;
③对第二代大环内酯类耐药的菌株对第一代
也耐药;
(五)不良反应
1. 直接刺激反应:口服——胃肠道反应主要不良反应
静滴——血栓性静脉炎
2. 肝损害:红霉素酯化物
表现:转氨酶升高、肝肿大及胆汁郁积性黄疸等
处理:停药数日可恢复正常
3. 伪膜性肠炎:
口服红霉素偶可致肠道菌株失调引起伪膜性肠炎
其他第一代大环内酯类
乙酰螺旋霉素(Acetylspiramycin)
麦迪霉素(midecamycin )
吉他霉素(kitasamycin)
交沙霉素(Josamycin)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ixingmaoh
  • 文件大小445 KB
  • 时间2018-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