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水车
目录
一、别称 1
二、创始人 1
三、水车来源 1
四、水车的制作工艺流程 1
五、水车工作原理 3
六、水车的基本特征 3
七、水车的改良和历史变迁 3
八、兰州水车显著的不同之处 4
九、传承意义 5
十、保护开发珍贵遗产 5
1、水车公园简介 5
2、水车博览园简介 6
十一、兰州水车继承人 7
十二、关于水车的古文 8
十三、观水车有感 8
一、别称
兰州水车又称为天车、翻车、老虎车
二、创始人
段续,字绍先,明嘉靖二年进士。他在出任云南道御史期间,对当地的筒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就派人绘成图样,保存在身边。后来因为他在朝廷疏奏论事获罪,被贬为河南郾城县县丞,又迁为杞县知县。在此期间,由于他革除积弊卓有政声,又被擢升为湖广参议、密云兵备副使等。晚年回归故里,致力于水车的仿制,经过多次反复,终于在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获得成功。
三、水车来源
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兰州段家滩人段续考中进士后,在云南任道御史时,曾宦游南方数省,多有惠政。他参考南方所见之木制龙骨筒车可汲水灌溉,便观察其构造原理,绘成图样,带在身边。后来致仕故里后,便“创翻车,倒黄河水灌田,致有巧思”,于1556年研制成功,至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本世纪30—40年代,为水车的鼎盛时期,上自青海贵德,下自宁夏中卫都有水车,总计约350多部,仅兰州近郊便有160多部。
四、水车的制作工艺流程
段续在创制兰州黄河大水车时,利用兰州当地所产的榆、槐、柳木取代了南方筒车所用的竹子和其他材料;榆木材质轻而硬、力学强度较、纹理直、结构粗,与南方产的
榉木有“北榆南榉”之称,一般材幅宽大、质地温存优良、变形率小,素有木中的“伟男”、“大丈夫”之誉;柳木木质结构细密、质软,刨光后光滑、易燃、防腐能力稍差;槐木这种木材通常平直,带有粗糙均匀纹理,老化程度轻微,具有性能变化小的特点。从制作兰州黄河大水车的木料——榆木、柳木和槐木的性能来看,这几种木料各有特点,一般用轻而坚硬的榆木作“中轴”,用细密质软的柳木做水桶,用性能变化小的槐木做“辐条”和“桄”。利用当地所产木料就大大节省了制造水车的成本,而且这几种木料的各自的特点适合制造兰州黄河大水车,实际上是体现了各尽其用的科学原理。
兰州黄河大水车根据提水高度的不同,一般直径高六丈左右,最高的有七丈五尺,粗略估算制造一架水车至少需要木材50方。根据水车直径的大小,水车有十方车、十二方车、十四方车、十六方车和十八方车。因为黄河水面与农田的垂直距离较高,这就势必要加大水车的直径,直径大了,就要用较大的水冲力才能驱动它旋转。为此,兰州黄河大水车的制造者们在水车巷的中部,水车底部倒挽河水处,开掘深坑,镶砌硬石,使流水形成大的落差,产生大的冲击力,使庞大沉重的木轮水车运转起来。
根据水情岸势的不同,水车直径一般在十七、八米至二十余米之间。这里我们以十八米水车为例:建造兰州黄河大水车时,先用黄河石筑起两道名叫“龙墩”的石坝,坝四周打入柳木桩使其坚固而且耐冲刷,形成水车巷。在“龙墩”中各砌入两根名叫“马口”的木柱。“马口”上安置“驮樑”,再在“托樑”上安装一根直径一米左右、长约三米左右的榆木“水车头子”(即主轴),然后在“水车头子”周边上安装16对“大幅条”,“大幅条”之间用48个“开
兰州水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