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怕防御拦截系统,而是那个 2000 公里的探测半径,能够覆盖大半个中国,也就是你在
家里干什么别人都会了如指掌。
“萨德” 是美国发展历史最长的导弹防御系统, 也是 美国陆军 掌握的两种高低搭配的防御系
统之一, 其发展历程反映出美国导弹防御思想的变化, 也是美国反导技术发展的缩影。 2015
年 11 月 23 日,正在夏威夷访问的日本防卫相中谷元称, 日本自卫队 考虑引进美国陆基拦截
系统“萨德” 。 2016 年 7 月,韩国官方宣布正式部署“萨德” 反导系统 ;当月 13 日, 韩国
国防部 国防政策室长柳济升宣布韩美最终决定将“萨德” 反导系统 部署在 庆尚北道 星州郡。
“萨德”是美国新导弹防御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拦截弹、车载式发射架、地面雷达,及
战斗管理与指挥、控制、通信、情报系统( BM/C31 )等组成。其拦截弹长 米,最大弹
径 米,起飞重量 900 千克,最大速度可达 2500 米 / 秒,采用直接撞击方式摧毁目标,
主要拦截射程 3500 千米的弹道导弹, 最大拦截高度和拦截距离分别为 150 千米和 300 千米,
防御半径 200 千米左右。“萨德”系统的技术起点高、风险性强,是唯一能在大气层内和大
气层外拦截弹道导弹的地基系统,因此其战技术性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
导弹射程远, 防护区域大 “萨德”系统射程达到 300 千米,可以防御半径 200 千米的区域,
而“爱国者” 2 的反导射程只有 15 千米,“爱国者” 3 也仅为 30 千米,同样是高空末段防御
系统的以色列“箭”式系统拦截距离为 90 千米,防护区域大致只有“萨德”的 1/5 。因此
“爱国者”被称为点防御系统,而“萨德”为面防御系统,主要用于保护较大的具有战略意
义的地区和目标,用来保护美国、盟国军队、 人口中心及关键设施免遭中、 短程弹道导弹 打
击。这种系统还被以色列和日本等国家看中,数套“萨德”系统即可将这些国家完全覆盖,
相当于“国家导弹防御”系统。
拦截高度高,可防御 洲际弹道导弹 为实现高空拦截,美科研人员对 “萨德”拦截弹进行了独
特的设计。 其使用的固体火箭推进系统由一台单级固体助推火箭、 一个推力矢量 控制系统 和
一个可展开的气动喇叭瓣机构组成。助推火箭采用了高能的 端羟基聚丁二烯 ( HTPB)推进
剂,壳体采用先进的轻型复合材料。 助推火箭后端所采用的新式喇叭瓣结构, 发射前平直放
置,发射后根据弹上计算机的指令, 可向外扩张成喇叭形, 以增加拦截弹在大气层内飞行的
稳定性。
“萨德” 的拦截高度达到 40~ 150 千米, 即大气层的高层和外大气层的低层, 这一高度段实
际是射程 3500 千米以内弹道导弹的飞行中段, 是 3 500 千米以上 洲际弹道导弹 的飞行末段。
因此,它与“地基中段拦截” (GBI)系统配合可以拦截 洲际弹道导弹 的末段, 形成双层拦截,
也可以与“爱国者”等低层防御中的“末段拦截系统”配合,拦截中短程导弹的飞行中段,
形成双层拦截,对 美国导弹防御系统 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采用动能杀伤技术,破坏威力大 “萨德”采用的技术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 KKV 的“动能
杀伤技术”,这是从“星球大战”计划就开始发展的
关于萨德部署个人看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