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关于深化户籍改革的论文.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关于深化户籍改革的论文
关于深化户籍改革的论文
内容摘要:
推进人的城镇化重要的环节在户籍制度,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是涉及亿万农业转移人口
的一项重大举措。 户籍管理制度在社会管理中作用是明显的,它一方面可以通过公民身
份登记, 从而证明身份并确立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为政府制定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规划、劳动力合理配置等提供基础数据和资料。
关键词:户籍制度、改革、作用、意义
户籍制度改革原因
户籍又称户口,是指国家主管户政的行政机关所制作的。古代也叫户版、丁籍、黄籍、
籍帐。我载,商朝已开始实行人口登记制度, 《尚
书. 多士》篇说:“唯殷先人,有册有典”,所以,在过去户籍制度是统治者征调赋役、
执行法律的主要依据, 也是国家对农民实行道德教化的主要依据,也是国家对农民实行
道德教化,经济剥削,人身控制的重要途径。
60 多年前, 在我国的神州大地上出现了以限制农民自由迁徙为主要目的的户籍制度。 新
中国成立后,政府废止了旧的户口制度,制发了新的户口簿册,建立了新的户口登记制
度,但由于历史传统、文化观念和计划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任保留有大量传统户籍
制度的内核。 如户籍制度带有深深的身份烙印,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之间存在着等级差
异性,中国按照户口身份来执行科教、卫生、医疗、就业等一系列政策,这一计划经济
下建立的户籍制度带有明显的“城乡二元分割”特征,由此产生了与户籍相关的“居
住”和“暂住”等概念, 事实上造成了城乡之间流动人口与本地人口之间在教育、 医疗、
社保、卫生等诸多方面的不平等。
该户籍制度在实践中的基本特点是户口具有不可迁徙性, 即把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截然
分为两个社会群体, 两者之间几乎不可能合法的互换角色,人口既不能自由的从农村迁
往市镇,也不能从小市迁往大市。这样,宪法中规定公民所拥有的“居住和迁徙自由”
这一公民基本权利基本上就被剥夺了。
户籍制度改革进程
1984 年国务院发出《国务院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 ,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
集镇落户, 意味着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在集镇指标控制向准入条件控制过度, 也意味着在
计划经济长期构建起来的城乡壁垒上打开了一个口子,成为户籍改革的转折点。但是,
1989 年 10 月在治理整顿中,国务院发出《关于严格控制“农转非”增长过快的通知》 ,
在这样的背景下, “农转非”政策的改革被迫中断。 1992 年以后, 为了缓解“农转非”
的压力, 实行“当地有效城镇户口”, 1992 年 8 月公安部拟就了 《关于实行当地有效城
镇居民户口的通知》 ,向有关部门征求意见,同年 10 月,广东、浙江、山东、山西、河
北等十多个省市先后在本地区开始试行“当地有效城镇居民户口”, 其基本原则是当地
有效,在当地按常住人口进行管理,统计为“非农业”人口。当地有效户口制度事实上
只是权宜之计,存在着许多问题,特别是实施这一制度使买卖户口合法化,因此,必须
对“农转非”制度进行彻底改革。
经市委、 市政府研究同意, 2013 年 8 月 20 日,《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地方户籍管理
制度改革的意见》 ( 以下简称《意见》 ) 已印发执行,《乐山市中心城区城镇居民户口落
户办法

关于深化户籍改革的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ishangni990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18-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