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地级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
一、崇左市:
撤销地级崇左市,成立地级凭祥市(辖 2 区 4 县)。
1、原县级凭祥市,改制为地级凭祥市友谊关区;
2、原宁明县(县城附近有可转为民用的明江军机场) ,改制为地级凭祥市宁明区 (或花山区) ;
3、原地级崇左市江州区,恢复崇左县建制;
4、保留大新县、龙州县、天等县;
5、新地级凭祥市的市政机关办公区,驻原宁明县县城城西新开发区,修建 " 宁明城区 -经夏
石镇 -到友谊关城区 "的十车道城市大道(拉直线建设,约 40 公里,比南宁市五象大道短) 。
6、扶绥县(打造南宁城市经济后花园,事实上该县经济已融入南宁市)划给南宁市。
二、百色市: (辖 1 区 10 县)
1、平果县,改为县级平果市,脱离百色市,划归南宁市代管;
2、保留右江区、隆林县、西林县、田林县、乐业县、凌云县、那坡县、靖西县、德保县、
田阳县、田东县。
三、南宁市: (辖 6 区 6 县 2 市)
1、平果县从百色市脱离,成立县级平果市,由南宁市代管;
2、扶绥县从原崇左市脱离,并入南宁市;
3、保留马山县、武鸣县、上林县、隆安县、横县和现有的 6 城区;
4、宾阳县,改为县级宾州市。
四、贵港市:
撤销地级贵港市,成立地级桂平市, (辖 4 区 3 县 1 市)
成立地级桂平市的优势及成熟条件:
第一、交通优势:东西走向有:西江航道、南梧二级公路、南广高速公路、南广高铁;南北
走向的有: 荔浦 -桂平 -玉林的高速公路 (规划)、张海铁路 (经过桂林、 桂平、 玉林、 湛江),
形成十字型的交通枢纽;另外,桂平市区附近有可转为民用的军机场。
第二、人口优势:原县级桂平市有 180 万人口,其中市城区人口近 20 万,有建成中大型城
市的人口条件。
第三、桂平位于辖区的地理居中位置,便于管理下辖各县区。
辖区调整方案:
1、以江河和山脉为界,划分成东、西、南、北 4 个城区;
2、辖平南县;
3、原地级贵港市及其三个城区撤销,地级市行政机关迁往桂平市,在原港北、港南、覃塘
三个市辖区的范围为管辖辖区, 成立县级贵港市, 县级贵港市行政机构人员, 以原港北区的
机构人员为主体; 港南区、 覃塘区的机构人员迁往地级桂平市, 组建地级桂平市的两个城区
的行政机构;在原县级桂平市的机关行政机构人员的为主体,成立组建地级桂平市的另外 2
个城区的行政机构。
4、将原属于来宾市的武宣县(结合黔江水运、地理位置近、大藤峡水电站等因素) 、金秀县
(地理位置近、 交通条件便利, 如:只需修通几十公路二级公路连通 " 荔浦 -桂平 -玉林的高速
公路 " 即可,不像现在先绕道柳州,再到来宾那么麻烦)划入。
五、桂林市, (辖 5 区 8 县)
1、灵川县,撤县设区,同时因为桂林市原 5 城区辖区面积和人口过少,做如下调整:
(1)将灵川县并入,撤县设区,原灵川县北半部,与叠彩区合并,组建灵川区;
(2)原灵川县南半部,并入七星区;
(3)秀峰区并入象山区,组建新的象山区;
(4)临桂区辖原临桂县的中部、北部;
(5)原临桂县的南部,并入雁山区。
2、保留全州县、兴安县、资源县、龙胜县、永福县、阳朔县、荔浦县、灌阳县;
3、恭城县、平乐县划归贺州市(桂林市管的县区太
广西地级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