瘿病中医诊疗方案
(2012年版)
瘿是甲状腺疾病的总称。古人云:“瘿,婴也,在颈婴喉也。”婴有缠绕之意,是指颈前结喉两侧肿大的一类疾病。其特点是:发于甲状腺部,或为漫肿,或为结块,或有灼痛,多数皮色不变。良性肿物大多随吞咽上下移动,或伴有烦热、心悸、多汗及月经不调,甚至闭经等症状。包括西医学的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甲状腺囊肿、甲状腺癌等。
一、诊断标准
甲状腺肿物属中医瘿病范畴,特点为颈部肿物随吞咽上下移动,质韧。分为气瘿、肉瘿、石瘿及瘿痈。瘿痈在本院内分泌病科治疗,凡瘿痈者转内分泌病科治疗。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血凝常规、心电图、血型、肝肾功能;影像学检查:甲状腺彩超、甲状腺功能、甲状腺CT。
:是瘿病的一种,因其患部肿块柔软并可随喜怒而消长,故称为气瘿。俗称“大脖子病”。相当于西医学的甲状腺肿。
症候分型肝郁气滞证颈前弥漫性肿大,边缘不清,皮色如常质地柔软,按之不痛,肿块随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有时能随喜怒而消长,舌质淡红,舌苔薄,脉弦。
:是发生于结喉正中附近的半球形肿块,能随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的良性肿瘤。相当于西医学的甲状腺腺瘤或囊肿。
症候分型
(l),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舌苔薄腻,脉弦。
(2);一般无名显全身症状,舌苔薄,舌质暗红有瘀斑,脉细涩。
:是一种颈部结块坚硬如石,不可移动者的瘿病。相当于西医学的甲状腺癌。
症候分型痰瘀毒聚证颈块短期内增大较快,坚硬如石,高低不平,推之不移;但全身症状尚不明显,舌质暗红,舌苔薄黄,脉弦。
二、中医治疗方案
(一)中药汤剂治疗
1、气瘿
肝郁气滞证
治宜:疏肝解郁,理气消肿
方选:四海舒郁丸加减,药物组成:柴胡、木香、陈皮、香附、昆布、海藻、海蛤壳、黄药子等。
2、肉瘿
肝郁痰凝证
治宜:疏肝解郁,化痰散结
方选:海藻玉壶汤加减,药物组成:柴胡、白术、茯苓、半夏、陈皮、木香、香附、夏枯草、昆布、海藻、海浮石、贝母、牡蛎、山慈菇、黄药子等。
痰凝血瘀证
治宜:疏肝活血,化痰散结
方选:海藻玉壶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药物组成:柴胡、当归、赤芍、丹参、三棱、莪术、桃仁、红花、香附、昆布、海藻、海浮石、贝母、牡蛎、山慈菇、黄药子等。
3、石瘿
痰瘀毒聚证
治宜:活血化瘀、解毒消肿。
方选:海藻玉壶汤加减,药物组成:夏枯草、海藻、昆布、当归、赤芍、红花、三棱、莪术、白花蛇舌草、凤尾草、露蜂房等。
(二)手术治疗
具各下列情形之一者,建议手术治疗
1、患者一般状况良好,可以耐受手术,无明显手术禁忌症。
2、发现颈部肿物,可触及甲状腺肿物,质韧,随吞咽上下移动。
3、胸片发现颈部肿物坠入胸腔者。
4、肿物影响呼吸及吞咽。
5、肿物疑为恶性者。术前考虑恶性可能者,术中需行术中快速病理,以明确病变性质,以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抗菌药物的应用:原则上不用抗生素,如伴有其他并发症有应用指征的,可合理选用抗生素。术后标本送病理检查。
(三)辨证选择口服本院自制制剂
胎盘胶囊:口服,一次2~3粒,一日3次。
三味降酶胶囊:口服,
瘿病中医诊疗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