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非智力因素促进地理高效课堂
摘要:日常教学中,常会有一些学生不愿意学习,甚至出现逃学、辍学等现象。究其原因,多是由于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自信心不足、学习环境不良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文章以人地关系为中心内容,对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提升地理教学效率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愉悦课堂;初中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1―0010-03
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人在智慧活动中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包括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1983年,全国非智力因素研究会会长燕国材发表了《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文,正式提出了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使“知识、智力、非智力因素”的三部曲形成了系列。文章指出:一般来说,人的智力水平是差不多的,但非智力因素水平却往往差别很大,并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制约着教学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对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降低其对教学的消极影响,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理想的教学应该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的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为活跃的,同时,学习兴趣的形成也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和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结合点。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注重对兴趣这一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从而达到吸引学生学习地理的目的。
、生动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初中学生虽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但由于其心智发育还不健全,对事物的理解能力还有所欠缺,空间想象能力还不强,感性认识往往大于理性记忆。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应用直观的教具和生动的语言,把纷繁复杂的地理事物由陌生变熟悉、由难变易。如在学习《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中“地球的公转”时,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形象、生动、直观地给学生以展示,学生自然也很难理解地球的公转过程,因而就达不到教学目标。通过使用现代教学方式,如Flash等多媒体动画的演示、录像的播放等教学手段,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印象,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最终顺畅地实现教学目标。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多数初中学生都有很强的向师性,针对这一特点,教师要时刻注意自身形象,提高自身修养,做到语言亲切,普通话标准;教态大方,服装得体;语言诙谐,胸怀宽广;懂些时尚,悦纳学生。如引入诗词“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山前桃花山后雪”,让学生分析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引入“二战”期间美国对欧洲战场的支援路线,让学生体会北冰洋在世界航运中的重要性;在讲授西亚时,引入中东战争、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让学生分析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由此来分析利比亚战争,使之学会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时事。这些知识的丰富使课堂增加了文学色彩和历史内涵,从而提高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因此,教师要加强学习,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要认真备课,留意收集报纸、杂志上刊登的一些新的地理知识和信息,并多方请教,解疑答难。这样,学生就会时刻感受到教师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从而产生强烈的地理
重视非智力因素 促进地理高效课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