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满城汉墓发掘报告读书报告.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满城汉墓发掘报告》读书报告
1968 年发掘了河北满城陵山两座汉墓,这两座墓是西汉中山靖
王刘胜及往后窦绾的墓,这是我国 20 世纪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这
两座墓随葬品十分丰富, 为研究西汉的历史情况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
料。《满城汉墓发掘报告》共二册,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河北省文物管理处编撰,成书于 1980 年。此书记录了西汉武帝时期
中山靖王刘胜墓和王后窦绾墓的发掘情况。上册为报告的文字部分,
分为前言、地理环境、一号墓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二号墓墓葬形制
和出土器物、 结语等部分。 有附录 13 篇,插图 242 幅。下册为图版,
彩色版 30 页,单色版 270 页。
这两座墓位于河北省满城县西南陵山上。 l968 年发掘。两墓并列开
凿在山岩中,为规模宏大的崖洞墓。刘胜墓全长  米,窦绾墓全
长  米。两墓的形制和结构相似,均分为墓道、甬道、南耳室、
北耳室、中室和后室六部分。中室和后室之间装有石门。墓道口先用
土坯或砖砌筑,再浇灌铁水,铸成铁门。刘胜墓的甬道、南北耳室和
中室,窦绾墓的中室,均建有瓦顶木构房屋。两墓的后室则用石板筑
成石屋。
一、各部分内容要点
前言部分了解到此次发掘是由敬爱的周总理亲自批示, 心中不由得多
了一份特殊感情。此部分对发掘背景、编号原则、发掘时间、发掘单
位、分析鉴定工作分工给予了简单说明,文字简练却直击要点。
(一)地理环境
此部分对中山国的历史做了追溯, 根据满城县陵山的现状及发现
的遗迹遗物与历史文献对比分析得出结论,陵山是刘胜家族墓地。
(二)一号墓
全墓分为墓道、甬道、南耳室、北耳室、中室、后室六部分。
1、墓道:墓道口使用土坯封门,同时在封门土坯之间的部分缝
隙里,发现凝结的外溢铁水,结合二号墓封门结构考察,推测两道土
坯间灌以融化的铁水铸成一道铁门。
2、甬道:甬道发现了渗水井,以贮存渗水,与排水沟相连。
3、南耳室:位于甬道南侧,长方形洞室,因为自然原因,一些
遗迹被谁冲毁了。
4、北耳室:与南耳室相对称,长方形,东西两壁底部有略呈方
形的凹槽。两边各 7 个,基本左右对称, 不规整,距离也不完全相等,
推测是开挖墓洞时搭脚架用的。
5、中室:平面近方形,地面结构复杂。四周沿着石壁都有排水
沟,在甬道、南耳室、北耳室、中室的随葬品及地面上,出土时覆盖
着一层瓦片,瓦片下还残存着一些朽木的痕迹,据推测,应建有瓦顶
的木结构房屋,各种随葬品分门别类放置在屋内,后因木结构辅修,
房屋倒塌。屋瓦便覆盖在随葬品上。
从以上的介绍得出一个结论, 发掘报告介绍时基本遵循这样一个
顺序:说明位置,形状,长、宽、高,然后介绍墓室,也遵循一个顺
序既顶、壁、底、地面的顺序。
6、后室:用于放置棺椁及随葬品,分为门道、主室、侧室三部
分。石门门限内侧凹槽装置一铜质顶门器,使们不能自外推开,主室
四壁及地面皆用石板砌筑,室北侧有一棺床,由四块汉白玉板铺成。
侧室在主室之南, 平面长方形,有小石门与主室想通,顶部由五
块石板构成,后室石门及门道、主室、侧室的周壁、顶部、地面都残
存许多红褐色漆皮,推断曾普遍施涂红漆。
在后室开凿一道回廊, 壁上凿有斜坡状的流水口, 与中室的排水
沟想通,据此推测

满城汉墓发掘报告读书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uxiangzhid56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18-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