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县“”地震灾后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通江县国土资源局
二〇〇八年六月十三日
目录
前言 2
一、地质灾害现状与防治工作进展 2
(一)地质灾害现状与趋势 2
1、地质灾害现状 2
2、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 3
(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展及存在问题 4
1、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展 4
2、地质灾害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 5
二、规划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目标 5
(一)指导思想 5
(二)基本原则 6
(三)规划目标 6
三、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重点防治区域 7
(一)地质灾害易发区 7
1、低山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7
2、中低山地质灾害中易发区 8
3、中低山—中山地质灾害低易发区 10
(二)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域 13
1、低山重点防治区 13
2、中低山次重点防治区 13
四、地质灾害防治任务和实施安排 14
(一)近期(2010年底)的主要任务和防治安排 14
1、搞好新增重点治理地质灾害(隐患)点调查和勘查 14
2、搞好重要工程建设地质灾害防治和监管 15
3、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建设 15
4、推动地质灾害预警体系建设 15
5、加快应急反应系统建设 16
6、加快已查明的重点治理地质灾害(隐患)治理 17
(二)展望期(2015年底)的主要任务和防治安排 17
五、主要保障措施 17
(一)行政管理措施 18
(二)技术性措施 18
(三)资金保证措施 19
(四)抢险救灾措施 19
(五)宣传教育措施 20
六、防治建议 20
(一)、土质滑坡的防治对策 21
(二)、岩质和碎块石滑坡的防治对策 22
(三)、崩塌的防治对策 22
(四)、泥石流的防治对策 22
(五)、不稳定斜坡的防治对策 23
前言
通江位于四川盆地东北边缘大巴山南麓,处于渠江上游秦巴山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6°59′—107°46′,北纬31°39′—32°34′。县界北抵陕西省南郑、西乡、镇巴三县,南连巴中市平昌县,东接达州市万源市,西临巴中市巴州、南江二县(区),,辖49个乡(镇)、524个行政村,。
受地质环境条件的影响,通江县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威胁和制约了我贤经济社会的发展,“”地震灾害后,又引发了多处地质灾害,为了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最低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主动地、有预见性地布置和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障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的繁荣稳定,依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本次灾后重建规划的整体要求,结合通江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以2008年-2010年为恢复重建期,同时展望到2015年,2011-2015年为发展提高期,规划范围为通江县全境。
一、地质灾害现状与防治工作进展
地质灾害的发展和发生与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貌差异、人类工程活动及降雨有关,特别是与暴雨有着密切关系,通江县是一个地质灾害易发县,历史上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和调查做了大量的工作,掌握了第一手的基础资料。
(一)地质灾害现状与趋势
1、地质灾害现状
二十世纪60~70年代,四川地质局航空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开展过1:20万区域地质填图。1978~197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OO九三九部队开展过通江幅1:20万水文地质普查。1998年10月~11月,四川地勘局101队对县城五马桥、柳树湾滑坡进行过详细勘察。
按照国土资源部和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的有关要求,四川省华地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101分公司2002年完成了对通江县重要城镇、居民点,重要交通干线、设施等进行地质灾害调查,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共156个处,其中具有重大隐患且威胁巨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19处。2006年四川省广汉地质工程勘察院又对全县地质灾害进行了补充调查与区划,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共225处。今年“”地震后,江西省地质环境总站又对全县地质灾害点进行了全面排查,查明全县发育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潜在滑坡或潜在崩塌)和泥石流等,各类地质灾害321处,包括滑坡270处(占84%)、崩塌28处(占9%)、不稳定斜坡17处(占5%)、泥石流6处(占2%),此次重点排查地质灾害隐患151处(包括已登记核查点52处,新增登记点99处)进行了重点排查,包括滑坡点134处、崩塌点9处、不稳定斜坡点8处;规模等级大型35处(占23%)、中型74处(占49%)、小型42处(占28%),总体上以滑坡和规模中型为主。根据151处地质灾害重点排查点统计,地质灾害造成损房1379间,;151处地质灾害对3047户、21994人
通江县5.12地震灾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