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产业中的传统文化传播——以《秦时明月》动画系列为例-新闻学
动漫产业中的传统文化传播——以《秦时明月》动画系列为例
龚玲
【摘要】本文以《秦时明月》动画系列为例,研究动漫产业中的动漫产品如何实现经济效益与传统文化传播双赢。首先分析国内动漫产业发展情况,再分析《秦时明月》系列在产品内容、产品经营上是如何传播传统文化的,并提出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秦时明月》动漫产业传统文化
动漫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对国民经济发展、文化传播都具有很重要作用,虽然我国动画片制作历史较早,但与国外相比,动画片以产业的形式发展还稍显落后。近年来我国出台多部政策扶持国产动漫产业的发展,响应国家号召,动漫界也开始不断的探索尝试,在技术上和制作量上都有很大提高,然而全球化时代,产品不能只看内容,还需要营销运作。目前我国在传统文化传播和经济运作上做的较突出的是动画片《秦时明月》动画系列,本文拟分析《秦时明月》动画系列如何实现经济效益与传统文化传播双赢。
一、国内动漫产业发展情况
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我国的国产动画事业发展很早,上世纪20 年代由万氏兄弟作为先驱,开始了国人自制动画。2012 年6 月发布的《“十二五”时期国家动漫产业发展规划》中,对新时期动漫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战略部署。虽然从产量和市场空间上看,我国已经是动漫大国,但产值上远远不及动漫强国,目前我国动漫产业发展主要有以下问题:
内容上:
(1)产品内容单一。一直以来,“动漫是给小孩看的”这样的思想在业界根深蒂固。因此国产动漫多定位于青少年儿童,无法满足广大成年人消费动漫产品的需求。产品内容因针对于儿童,情节显得简单、画面和人物设计相对幼稚,生硬的说教一度成为国产动画的特点。由于缺乏对市场需求细致的分析,国产动漫在题材上也比较单一。
(2)制作粗糙。由于产业发展不完善,我国国产动漫制作的多个环节工作难以互相搭配。如动画技术的应用、配音演员的选拔、动画音乐的制作。这些环节需要一一配合才能达到动漫产品内容的最优化,然而我衡,因此造成了产品的制作不够精良。
(3)文化缺失。相比日本、欧美的动画片,国产动画最核心的弱点就是风格不鲜明,即动画的文化内涵不足。我国有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国产动画具先天优势而后天发展不足。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的动画片集中在未来题材上,对天外生物、人化动物等乐此不疲。在这些题材上创意和制作商又不如日本、欧美。整体缺失风格,放在国际上难有特色。
经营上:
(1)缺乏完整产业链。动漫产品从制作到投放市场,每一环节的商业化程度不高,彼此关联性不强,联系在一起没有达成利益最大化,往往动漫作品只停留在播放一环。这种情况目前有所好转,不少动画片开始出现衍生产品,如《熊出没》《喜羊羊与灰太狼》,不过由于产权保护不佳,品牌授权经营意识薄弱,真正得到品牌授权的企业极少,因此造成市面上能见的衍生品往往是没有得到授权的不正规的产品。
(2)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动漫品牌。虽然我国每年生产数目可观的动漫产品,但只是量的积累,而在口碑上,国际知名度上却不及美国、日本。只是“动漫大国”而非“动漫强国。”综上可以看出,国产动漫产业发展的问题最主要在于内容上缺失文化特色,而经营上没有形成完整产业链。如何将文化和经济结合,动画界也一直在思考和
动漫产业中的传统文化传播——以《秦时明月》动画系列为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