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之《学做家常炒饭》
——综合实践教学设计
【课题的提出:】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紧密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践,让学生学习直接经验,将学科知识和自己的直接经验综合运用于社会实践的课程。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调查”、“实验、“探究”、“劳动”、“服务”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如今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在家享受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待遇,很多学生对于基本的独立生活能力真的不敢恭维,更不用说亲自动手做一顿饭菜了。父母不在家,他们要么上馆子,要么只会泡方便面,有的甚至就像电视经常看到的情节一样分不清盐和糖,醋和酱油……他们成了独立生活的弱者。所以,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势在必行,让祖国的新一代接班人懂得自给自足,能用自己的手艺来填饱肚子养活自己也是为人之道,而且剩菜剩饭更是家家都会有的现象,倒掉了太浪费……那如何让学生了解节约,并懂得把这些剩饭做成一道美味的佳肴呢,让孩子们来学做美味的家常炒饭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本道美食中相关食物的营养价值,学生能从小养成不偏食,不挑食的好习惯。
能力目标:通过现场观察、分工合作,动手实践等行动,学生学会做家常炒饭,也懂得与他人友好合作是一种美德,且培养了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活动,学生体会到父母平时为我们准备三餐的辛苦,懂得感恩父母的付出,并明白了节约粮食是一种美德,制作佳肴更是一种生活的享受。
【活动阶段】
第一阶段:了解烹饪常识,分组交流烹饪心得(第一课时)
自由组合活动小组(6至8人一组)
学会辨认调味料及各种家常蔬菜
交流自己的烹饪心得,积累下厨经验
第二阶段:生成活动主题,实践体验——学做家常炒饭(第二课时)
了解食物浪费现象,提倡节约
生成活动主题,学做家常炒饭
小组分工合作,自主创新炒饭
展示烹饪成果,交流实践心得
第三阶段:拓展延伸,课外学厨——利用剩菜剩饭学做特色小吃(第三课时)
课外延伸——自主创新:学会利用剩菜剩饭做美食
课上交流(美食大杂烩):每个同学带上自己亲手制作的一道美食与大家分享,然后交流美食心得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
1、有关食物浪费现象的图片
2、老师示范所需的食物材料,如香肠,用水煮熟的胡萝卜,鸡蛋,白米饭,小葱
3、以上食物材料的相关营养价值资料及各种炒饭的精美图片
4、各种食物配料,如肉松、卷心菜、芥菜、鸡蛋、香肠、葱花、炒花生仁……
5、为各活动小组准备烹饪所需的用具及基础的食物材料,如油、盐、酱油……
学生准备:每人自备一双筷子,一条围裙;每组准备一个碟子
【活动实施:】
观看图片,了解社会关于食物浪费的可耻现象
师:相信同学们都记得一句名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那你们认为像图中所示的那样随意浪费食物是对的吗?浪费食物是一种可耻的行为,而每家每户经常会有吃不完的食物,对于这些剩菜剩饭你认为是倒掉算了,还是把它们变废为宝,做成另外的美食以供下一餐食用呢?请举手投票!
二、欣赏图片,生成活动主题
师:在我们家,我经常会把上一餐吃剩下的白米饭做成美味的蛋炒饭,这样不仅不浪费食物,而且我们家人都吃得挺开心呢!哪些同学也曾跟我们一样把剩饭做
学做家常炒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