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设计不应向马斯洛看齐.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设计评价不应向马斯洛看齐
——浅谈人机环境下好设计的评判标准
07设计史论张凯
指导老师韦芳
2010/4/23
摘要:
“马斯洛需求理论”从二维的人机关系出发将人的需求区分为低级需求和高级需求。设计活动作为“为人造物”的手段便自然产生了针对不同需要层次的设计品。当现代设计越来越倾向于逃离工具理性的精神钳制,转而追求为人造物的纯粹性时,我们便看到了对设计物满足人本需求的主流价值认同。但是,当我们将环境因素纳入标准评价的范围便会发现:好设计应是首先具备环境适应性,并在此基础上逐渐满足人的由低到高的层次需要的设计。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设计价值观,放下高傲的设计尊严,实现从“最适合设计”到“最好设计”的转型。本文将从设计评价的现象与导致的结果入手,通过人机环境三位一体的分析方法浅析笔者对于好的设计评价标准的观点与见解。
关键词:
设计评价、人机环境、马斯洛理论
正文:
如果说设计是一颗四处乱窜的弹力球,设计批评便是那只不断将球摆回原位的手,手对球的控制是必需的,但是太过频繁,便会使球失去本身弹跃的美感。设计批评之于设计也是一样,当批评的声音越来越统一,便会形成一种主流的价值导向,而阻碍与其背道而驰的发展方向。
现象——设计评价向马斯洛看齐
20世纪40年代,英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通过对30多个社会精英奋斗历程的研究而得出了如今的“马斯洛需求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马斯洛人本哲学》马斯洛著九州图书出版社 P7
。这一观点作为人本主义的理论范式已被诸多设计师和评论家们引为经典。
在现代设计的成熟期,“马斯洛需求理论”的提出具有划时代的积极意义,它为那些厌倦了现代主义单调风格的消费者和设计师们提供了一种公然向主流宣战的理论武器。一时间,设计物成了价值观的载体,以波普风格为代表的大众设计、有计划废止为代表的商业设计和解构主义为代表的反叛
设计大行其道,功能主义和标准化成了设计批评和反叛的对象,人们打着人本之名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如今,随着当代设计的不断成熟与发展,对于所谓风格问题的争论已经没有了意义,当代人就是生活在一个由设计铺成的物欲世界中,我们就是需要多元化的设计品与评价尺度,但是我们的设计界却似乎还停留在马斯洛式的设计逻辑里。
主流设计似乎早就制定了一系列设计评价的标准:慢设计、体验设计、个性化设计由于满足了人类的高层次需要因而是好的;反之,单调、常规、标准化、功能导向的设计则因为处于人类需求的基础层而成为亟待设计拯救的对象。这种对于人本主义设计观的过分强调使得现代设计的发展从一开始就埋下了隐患。
后果——设计重心的失衡
当主流意识都倾向于设计的超越性时,我们便看到了一种病态的设计观:人们对不超越的、无理念的、满足不了人们高级需要的设计嗤之以鼻,而醉心于设计人本需要的探索。
这种心理首先造就了以“好设计”为目标的设计师与消费者群体。设计师们纷纷在人机交互、形态塑造、设计理念上下功夫,消费者们也只为高雅的、复杂的、个性张扬的设计品支付大价钱。于是,宜家火了,阿莱西火了,就连菲利普斯塔克设计的“史上最蹩脚榨汁机”(图1)也因(图1)蜘蛛榨汁机菲利普斯塔克
对用

设计不应向马斯洛看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158 KB
  • 时间2018-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