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高等教育.ppt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7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论高等教育
丘成桐
哈佛大学
二零零八年五月三十日
在教育的岗位上,本人从来没有担任过行政工作,但是,请我对中国当前教育发表意见的人还是络绎不绝。今天,我要以一个外行人的身份略抒管见,不足之处,先请大家包涵原谅。
高等教育的目标(1)
孔子的教诲对东方文化的影响至为深远。他主张有教无类,在当时可说是高等教育的革命。六艺之中,除伦理道德(这些理念以孝悌忠义来建立社会的秩序)外,所教授的内容皆以实用为主。他并无刻意揭示对真和美的寻求,而天人和谐共处却视为重要。
不同的文化背景对高等教育有不同的看法。
孔子(前551-前479年)
高等教育的目标(2)
西方世界对高等教育的看法却不同。
它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毕达哥拉斯学派,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德和托勒密等古希腊诸贤,当然还有基督文化的价值观。
高等教育的目标(3)
从历史上看,差不多所有欧洲大学都滥觞于成立于十二世纪末的巴黎大学(意大利Bologna大学稍早也创立于同时)。当时教育皆出于教会。大学里讲授的是神学、法律及医学;文学部则传授逻辑、物理、数学、天文、心理、伦理及政治等学问。而英国的名校,如牛津和剑桥,则直接由皇家督察。
巴黎大学
这些中古大学,它们有世界精神、超国界的性格,它们用同样的语言(拉丁),相信共同的宗教(基督教),教师和学生可以自由地云游四方,论共通的书,谈共同的问题。后来,因为拉丁语的死亡,宗教的分裂,这种精神才开始解体。
当时大学的任务,乃是传授一套对上帝及世界的既定看法。真理早就找到了,教育的目的只不过是把它传授给下一代。
高等教育的目标(4)
这种看法一直到了十八世纪初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真理不再被视为既得的了,相反,它变成了被寻求的对象。而大学里的教员,在讲授古籍精要的同时,也开始教授学子追求真理的方法。
英国的牛津与剑桥在七八百年的变迁中仍然保持了它们的古典性格。在十九世纪的牛津学者纽曼,认为大学是一个提供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培养绅士的地方,所谓绅士,乃是指通达而有修养与见识的文化人。
到了十九世纪,德国的大学一支独秀,人才辈出。
高等教育的目标(5)
德国大学的任务,大体而言,有以下几项:
(一)通过严谨的教导,把文化知识中的瑰
宝传给下一代。
(二)为神职人员、法官、律师、医师、中
学教员和高级公职人员提供专职的训练。
(三)开展科学研究。
(四)为独立研究提供训练。
高等教育的目标(6)
德国教授的声誉,端赖于在研究上的贡献。Friedrich Paulson 这样写道:
“语言学家,历史学家,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上课时侃侃而谈,仿佛在座者都是学者教授。他们对这些听众将来只会从事实用性工作即中学教员这一事视实而不见,或者他们并非不知情,而是他们认为为人师表者,所亟需的乃是真正学者的教育。”
Friedrich Paulson
高等教育的目标(7)
德国大学的模式对美国近代大学的影响很大。德国许多名教授,其后都移居美国,在彼邦桃李满门。虽然爱因斯坦从未在美国教书,但他的教育观点与这些德国教授无异。
(Albert Einstein,1879-1955)

论高等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aixue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