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西音史名词解释及简答题.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发明了一套唱名法,以便帮助唱诗班的僧侣在歌唱声用时记住全音和半音的位置。这套唱名法包括六个音:ut ,re,mi,fa,sol,la,构成了当时使用的六音音阶,这些唱名法至今我们还在使用,只是ut改成了更响亮的do,,把六音音阶系统的音高唱名依次写到左手的每个关节上。
2《我看到云雀高飞》。这是一首分节歌,他倾诉了失恋之苦,生动地表达了热情而悲伤的“宫廷之恋”。它的歌词共有八段,每段八行按照AB AB CD CD来押韵而每行又各有八个音节。与作者的其他歌曲不同,每行采用一个乐句整个旋律一贯到底,每段都有情绪变化,从最深的哀愁到最大的欢乐。他的调式是多利亚,D-A的纯五度上行在乐句一开始便确定了歌曲的调性倾向
3奥尔加农9世纪末圣咏记谱开始增多,同时唱两个不同音高的现象便出现,这种唱法便叫做奥尔加农,是西方复调音乐的祖先
4平行奥尔加农:西方音乐史上的第一种复调音乐形式,在圣咏声部下方加入平行四、五、八度的奥尔加农声部。
5花腔奥尔加农他的圣咏声部位于下方,演唱长音符,被称为“支撑声部”位于其上方的奥尔加农声部,演唱华丽的旋律,也就是说,用很多音符与圣咏旋律的每个音符相对,他的节奏自由记谱中还没有节奏标记。
6有量记谱法13世纪音乐理论家弗朗科提出了有量记谱法。这种记谱法既可以明确的指示高音,也可以清楚地指示节奏,这种记谱法包括三种主要的音符时值,长音符、短音符和小音符。长音符分三种:倍长的、完满的、不完满的;短音符分两种:正常的和变化的;小音符也分两种:小的和大的。
7纽姆谱:纽姆谱又称符号谱,它用点、横线、斜线、曲线等符号标记在歌词的上方,只是旋律的大致轮廓。
8雷奥南:既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作曲家。被称为“奥尔加农的最佳作者”,作有一部《奥尔加农大全》。
9佩罗坦:是巴黎圣母院复调第二阶段的代表人物,被称为“迪斯康特的最佳作者”,他对《奥尔加农大全》进行了修订,作有很多三或四声部的作品,主要是运用迪斯康特手法的克劳苏拉,用它代替了过去的两声部花腔奥尔加农。
10迪斯康特:即开始于阿奎坦复调的那种两个声部均采用整齐的、速度较快的“音对音”的复调,它作为一种风格技法还有两个重要原则,第一是在声部之间要以完全协和音程为主,第二是多用反向运动。运用迪斯康特手法的段落叫做“克劳苏拉”。
11经文歌:克劳苏拉成为一种可以分开的作品后,它的上方声部原来是无词的,在加上新的歌词后,便被称作经文歌。
12古艺术:约公元前十二世纪中叶——十三世纪。以巴黎圣母院乐派为中心的复调音乐创作时期,代表人物——法国的雷奥南。
13孔杜克图斯:一种复调的非宗教仪式的歌曲,大部分采用两个、三个或四个声部,歌词是拉丁文的格律诗,内容即有宗教性的,也有世俗性的。它运用迪斯康特的手法和节奏模式,几个声部不仅唱同样的歌词,而且同样的节奏中运动,音节式的风格很突出,造成了一种和弦进行的效果,此外它的支撑声部不用圣咏,而用新作的旋律,因此,它所有声部都是新创作的。
14弗朗克创立有量记谱法,代表著作《有量歌曲艺术》
15《弗威尔的故事》“新艺术”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是一部带有插入的音乐段落的讽刺诗剧。(该剧对法国宫廷中的各种罪

西音史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yb33319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