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美术学专业教学改革探索.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美术学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各高校希望将美术学专业办出规模,办出特色,相互取经,学习借鉴,逐渐同化为一种相同的思路与形式,致使院校美术学专业渐渐失去亮点。要具有特色,就需要结合地域特点和自身条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转型发展,改革创新。保山学院美术学专业在教学改革中做了一些探索与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一定的探讨研究价值。
【关键词】美术学;教学;改革;探索
【基金项目】保山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美术学特色专业建设项目论文。
美术学专业在全国高校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每个高校都有不同的办学特点,都在探索不同的办学模式,力图办出自己的特色。保山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开办美术学专业已有8年,也做了大胆的尝试,进行了三个阶段的改革。
第一阶段,从2010年开办第一届美术学,大二下学期分国画、油画、版画专业方向,发展到2011年第二届,大一结束就分国画、油画、版画方向,使学生专业学习实践时间多出半年。订制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专业实践能力,较之以前,学生在专业训练效果上有了很好的提升,取得了一定成果。
第二阶段,通过借鉴兄弟院校、其他高校办学经验,结合地域特点,2013年把美术学三个专业确定为中国画、油画、版画三个工作室来打造,每个工作室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小型教学实践训练机构,编制适合专业工作室建设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大纲。学生通过“双选制”进入工作室学习。采用“1+3”培养模式,一年打基础,三年练专业,提出“以创作带动专业基础训练”的培养方针。工作室教师分工协作,带领学生按既定的创作方向探索研究,实践训练,遇到基础薄弱问题,由教师针对个体学生单独安排训练与指导提高。经过三年的“工作室制”运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与成果。一是学生专业学习方向明确,二是学生专业学习与创作思路清晰,三是成果体现方式直接。参加各级别展览有了质量较高的作品入选。2014年第四届大学生文艺展演美术入选作品43件;2015年1月6日,2011级美术学专业举办主题创作“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美术作品展”保山市三县市巡展;2016年云南省高校应届毕业生联展入选作品22件,不同等级获奖作品8件。
第三阶段,在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运行三年后,美术学专业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暴露出来:学生的积极性是高了,但是专业基础提升缓慢,给专业创作拖了后腿;学生创作欲望高涨了,但是创作思路停留在一个层面,缺乏广阔性;美术学专业30多人,分别进入各工作室10人左右,学生之间交流学习在一个相对统一的层级,范围小,氛围不够浓厚。基于以上三个突出问题,通过到各高校、往届毕业生用人单位考察调研、充分论证,2016年9月开始,试运行
“1+3+3”实践模式教学,也是前两个阶段教学改革的一种延伸与拓展形式。
一、“1+3+3”教学实践模式
“1”指的是大一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教学,作为美术学专业人才培?B的学科基础,利用一年的时间训练专业基础。
第一个“3”指的是大二至大四的三年时间,通过师生“双选制”选入中国画、油画、版画三个工作室,进入相对独立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完成工作室安排的以“创作模式”带动的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方向选修课程,每个专业实训室有一个年级的学生。
第二个“3”就是把大二、大三、大四三个年级分专业合编在一起教学,同样完成工作室安排

美术学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泥巴
  • 文件大小26 KB
  • 时间2018-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