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初盛泽肃毒工作琐记
戴友农李炳华
“赌博、宿娼、吸毒”是旧中国的三大社会祸害,集中地反映了社会的病态。民国时期,一些爱国有识之士及国民政府也曾就消除这些社会病态作出过若干努力,但收效甚微。盛泽是商贾辐辏富甲江南的丝绸巨镇,纨绔子弟举目皆是,宿娼吸毒等丑恶现象亦历史悠久,痼疾难治。20年代始,盛泽曾有过“同善社”,里中士绅聚集该社,一则论经商之道,一则静坐练气功以戒除烟瘾。但真正戒绝大烟的并不多。待日军侵占盛泽后,更是沉渣泛起,乌烟瘴气,社会风气不堪入目!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腐败无能,世风日下,盛泽社会光怪陆离,丑闻迭出,何可胜书也哉!只有到了解放后,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形形色色的脓疮才获得根治。
盛泽镇是1949年5月6日(立夏节)解放的。解放初,人民政府一面抓恢复生产,维护群众日常生活的工作,一面发动群众,治理旧社会的百孔千疮。肃毒工作就是当时抓得非常出色的工作之一。大略情况如下:
一、侦查核对。1952年初夏,经过一个多月的侦查,查出单个毒贩19名,其中有个人称“龙生嫚嫚”的老妇已有24年贩毒历史。另外,有两个较大规模的贩毒集团。一是以章宝生为首的赌棍帮,共有大小毒贩24名。章宝生有14年贩毒史。该集团的核心分子有邵福增、姜志康、周金荣等7名。二是潘耀祥、王权善为首的一帮,共有毒贩17名,核心分子有邵阿海、钮掌大、罗二娜、王五官、冯志明等5名,其中邵阿海有12年贩毒史。全镇共有毒贩61名,当时仍进行贩毒活动的30名。这61名毒贩的社会职业是:摊贩23名,商人12名,旧警察6名,旧职员5名,特务3名,土匪2名,流氓2名,无职业8名。
二、宣传集训。是年8月19日,政府组织参加肃毒工作的干部和街道积极分子42名,学习党的政策,然后分成审讯、搜捕、家属三个工作组,分头工作。8月20日上午,将公安局已批准逮捕的16名贩毒犯缉捕到案。紧接着,一面发动群众,控诉检举贩毒犯的罪行,并开展对犯人家属的教育;一面突击审讯专案毒贩,进行集训工作。在此基础上,发动群众到社会上开展宣传教育工作,从脱产干部到街道干部、团体干部,再到居民群众。参加宣传教育工作的教师68名,学生111名,街道积极分子778名,按地区组织16个宣传队,分地段、分行业到街头、茶馆、娱乐场所、居民院落进行广泛的宣传。再通过吸毒者家属、积极分子现身说法,回忆控诉贩毒犯给盛泽造成的严重危害,普遍反映国民党“禁烟不禁土,禁吸不禁卖”是荒唐做法。在群情激愤的情势中,召开公审宣判大会。会后,广大群众积极参加检举监视毒贩活动,劝戒毒犯彻底坦白。在短期内,除口头检举外,共收到检举信850件。
三、穷追猛查。盛泽镇的肃毒工作首先是从章宝生、王权善二起专案找到突破口的。8月19日,在毒贩潘耀德家查出毒具,章宝生家查出烟土。掌握了真凭实据后,第一批逮捕集训16名毒贩。在审理过程中,毒贩又交代出几条重大线索:吴汉生,贩毒历史13年,1950年贩卖鸦片323两;陈寅生,贩毒历史14年,1950年后贩卖鸦片37两;凌阿龙,贩毒历史21年,1950年后贩卖白粉75两;孙瑞林,1950年后制造毒品50余两……。由此追踪,又查出大小毒犯14名。
四、传讯登记。9月2日,召开小毒贩会议,到会者48名。对他们进行诚恳的教育,交代党的政策,将他们与大毒贩区分开来。第一天,就有29名毒贩坦白供认罪恶,交出毒具。9月10日
解放初盛泽肃工作琐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