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在谁的背上?
当领导者做出为下属代劳的表态时,猴子就跳到了领导者背上,下属反过来成了“监督者”,形成一种混乱的逆向问责。
“领导”、“管理”已经变成了忙碌、加班的代名词。企业管理人员特别是那些身居高位的CXO们,不是在开会,就是在赶赴某个会议、谈判和公关秀的路上,再不然就是在为会议做准备,并且,就在应付这些日程、任务的过程中,还要不时抽出空来,对下属提交的问题予以解答,或者进行一番重新部署。
棘手的是,类似为下属解疑等工作,只要予以承接,就会不请自来,变得越来越多。渐渐地,就会出现领导者越来越忙,而下属却无所事事的局面。领导者当然不愿意接受这种状况,通常采用增加对下属的任务部署,或者调高其绩效指标来“加压”。问题是,领导方式、时间管理的模式不变,下属被加压,最终吃到苦头的,还是领导者自己,因为他(她)将被迫承接更多的请示。
你可能会说,这有什么好犯难的,领导者完全可以划出一条界限,要求界限之外的事情,下属不得请示,只能自己完成。这是一种书本式的解决思路——一个企业即便可以根据自身职能、业务规模、规章条款等,划出相对合理的各级“请示界限”,但仍无法周全到大量的“例外”。这其实也是现在下属们向领导请示的主要内容,谁会拿常规的事务、问题去叨扰领导呢?
美国知名时间管理专家威廉·安肯三世将工作的“下一个步骤”形象地描绘为“猴子”。下属来向领导请示,很多事情无法得到马上解决,后者很可能说,准备好好想一想该怎么做,请注意,这时候,“猴子”就跳到领导者背上,下属则摇身一变,变成了某种意义上的“监督者”,会时不时来提醒领导:“我们什么时候做出决定?”“该怎样解决这件事?”“我们什么时候采取行动?”这是一种混乱的逆向问责,让领导者陷入到越来越忙、越做越多、越来越低效的恶性循环之中,紧接着就是恶性拖延,怎么可能有好的绩效?
《别让猴子跳回背上》一书旨在为深陷工作恶性循环和恶性拖延的企业各级领导者解困。要
猴子在谁的背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