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合法性问题研究
——关于证据“合法性”内涵浅谈一二点
李章婷 法学院本科生 2009101092
关键词:证据 合法性 内涵
内容摘要:合法性是证据的本质属性之一。证据的合法性概
念宽泛,纠纷很大。如何把握合法性概念:准确定义、确认
外延。
证据的合法性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民事证据理论问题和严
肃的司法实践问题。 它与诉讼的基本观念和基本价值选择有
着密切联系, 把握好证据合法性的认识才能在诉讼证据程序
中不断完善,提高,不至于走歪路。本文将从理论界关于证
据的合法性的内涵入手,从根源上认识“合法性”意义。
(一)合法性的属性界定:
证据的合法性是否是证据的属性,在民事诉讼法学界一直存
在争论。有观点认为合法性是证据的本质特征或基本要素之一,
合法性与客观性和关联性一起, 构成了证据的三属性。 还有观点
认为, 合法性不是证据的本质属性之一, 证据不需要具备合法性
就能发挥证明作用, 并认为如果把合法性作为诉讼证据本身的特
征之一,就否定了那些未经收集到的和还未经审查认定的可供查
明案件真相的事实材料作为证据客观存在的事实。 个人以为, 诉
讼证据是法律的产物,这是诉讼证据不同于普通证据的一个特
点。证据的合法性是在证据的客观性和证据关联性的基础上产生
的,是法律调整后的产物,它处在法律的领域。正因为证据是法
律调整后的产物, 所以证据才为法律所相容, 才能与法律融合在
一起,从而产生法律效力。 可见,证据的合法性和证据的客观性、
关联性并不矛盾, 证据的客观性和关联性是诉讼证据法律性的基
础,但是他们本身无法代替或掩盖证据的法律性。因此,合法性
应是诉讼证据的属性之一。 (注:有感于《 论民事诉讼证据的合
法性》 纪格非 田圣斌)
(二)关于合法性的内涵,亦有争议
理论上有多种概括,总体上分析,主要有两种概括方式:一
种方式是以简洁的语言对合法性的内涵进行定义,包括以下观
点:诉讼证据的合法性是指证据必须按照法律的要求和法定程序
而取得; 证据的合法性是指证据的收集、 调查必须符合民事诉讼
法规定的程序; 证据的合法性除必须依法取得外, 还包括必须具
有法律规定的特定形式才能作为民事诉讼的证据。 另一种方式是
通过对证合“法”的范围进行挖掘,从而对合法性的内涵进行界
定。认为证据的合法性,即证据的法律规定性。证据受各个相关
法律从不同的角度综合规定和调整, 首先表现在证据的表现形式
必须符合证据法律制度所规定的证据的一般表现形式, 其次表现
在证据的表现形式必须符合实体法律规范所要求的证据的特殊
表现形式,如书面证据、公证证据、登记证据等等;再证据必须
符合程序法对它的要求, 包括符合程序法的原则规定和程序法的
具体规定。(《民事诉讼法学》——民事证据部分 宋朝武)
(三)准确把握合法性的概念
存在两个问题: 一是准确定义的问题; 二是正确确认其外延。
首先是如何定义的问题, 合法性体现的是诉讼的阶段性和程序法
的独立价值,因此,定义合法性也要从这一角度出发。因此,证
据的合法性, 是指证据的取得和提供应当符合法律的要求和法定
的程序。具体表现为:证据要符合法律规定的表现形式,表现在
两方面:首先,证据要符合证据的一般表现形式。其次,实体法
律规定
证据合法性问题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