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工程与伦理
本章内容
如何理解工程
如何理解伦理
工程实践中的伦理问题
如何处理工程实践中的伦理问题
引导案例: 怒江水电开发的争议
怒江是我国西南的一条国际河流,其中下游径流丰沛而稳定、落差大、交通方便、开发条件好,是水能资源丰富、开发条件较为优越的河段,是我国尚待开发的水电能源基地之一。
1999年,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根据我国的能源现状,决定用合乎程序的办法对怒江进行开发”。
从2003年国家发改委开始对怒江水电开发进行论证伊始,怒江水电开发的争议已经持续了十余年,成为环保与发展争议的标志性事件,也被外界视为中国乃至世界水利开发主要受阻于环保因素的一个罕见案例。
引导案例: 怒江水电开发的争议
怒江水电开发被视为该地区脱贫致富求发展的重要途径。按照云南省有关部门提出的规划,怒江中下游干流共开发13个梯级电站,,可带来40多万个长期就业机会,同时带动地方建材、交通等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财政增收。不但电力成为地方新兴的支柱产业,而且由此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将远远超过电力行业本身。
当地政府官员认为: “怒江人民有着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已经初步具备了改变家乡面貌的能力,我们拥有建设新农村的权利。”
一些专家也认为,怒江现在的问题,不仅仅是保护和恢复生态的问题,还有拯救生态的问题。开发怒江水能资源,对治理怒江流域的生态恶化具有关键的意义。只要在开发中重视环保问题,坚持科学的开发模式,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可以实现双赢。
支持方
引导案例: 怒江水电开发的争议
水电站的建设可能影响怒江的旅游业
将改变自然河流的水文、地貌及河流生态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也将影响和降低其作为世界自然遗产的地质、地貌、生物多样性、珍稀濒危物种以及自然美学价值; 将破坏怒江地区多民族聚居的独特的地方民族文化
应从国家生态安全长期目标出发,将其作为一条生态河流予以保留移民问题不易解决。
反对方
引导案例: 怒江水电开发的争议
?这反映了工程实践的什么特点?
2. 这个争论反映了哪些伦理问题?如何理解水利开发工程中出现的这些伦理问题?
3. 重大工程的实施应该如何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工程伦理概述
工程伦理建立依据与背景
人类的工程实践不仅是一种改造自然的技术活动,也是一种关涉人、自然与社会的伦理活动。
工程伦理的建立
工程伦理研究始于西方20世纪60年代,作为一门哲学、伦理学与工程学、社会学交叉的新兴的学科门类。
工程伦理关注的是工程实践中出现的特定伦理问题和伦理困境、通过践行并不断完善伦理规范和规则来实现“有限的伦理目标”为应对工程中出现的具体伦理问题提供指导。
1
2
第一节如何理解工程
一、技术与工程——区别
内容和性质不同
技术——发明
工程——建造
成果的性质和类型不同
技术成果——发明、专利、技术技巧和技能,“产权”的私有知识
工程成果——物质产品、物质设施,它直接地显现为物质财富本身
活动主体不同
技术活动主体——发明家
工程活动主体——工程师以及工人、管理者、投资方等
任务、对象和思维方式不同
技术——探索带有普遍性的、可重复性的“特殊方法”,任何技术方法都必须具有“可重复性”。
工程——任何工程项目都是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活动单元,其目的明确,在时间、空间上分布不均匀,规模一般比较大,需要周密的分工合作和严格的管理,牵涉到组织、管理、体制、文化等因素,具有独一无二的特征。
一技术与工程——联系
都是以满足人类的某种需要为目的,都是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为了获得更为优质的生活而改造世界的活动。
技术是工程的手段,工程是技术的载体和呈现形式,技术往往包含在工程之中。
工程也必然成为技术的重要载体,并使技术的本质特征得以具体化。
任何时代的工程活动都要以那个时代的技术为基础,工程要对技术进行集成。
二工程的定义
古代:工程的概念最初主要用于指代与军事相关的设计和建造活动,比如,工程师最初指设计、创造和建造火炮、弹射器、云梯或其他用于战争的工具的人。
近代:人们把有目的地控制和改造自然物,建造人工物,以服务于特定人类需要的行为往往都称之为工程。
1818年:英国民用工程师学会成立,是工程师与传统意义的工匠在职业划分上明确分离的重要标志。
18世纪:职业化的民用工程师开始出现,他们是道路、桥梁和城市供水系统的设计者。
1828年:Thomas 提出了此后在较长时间内被广泛接受的“工程”定义,即认为工程是驾驭源于自然界的力量以供人类使用并为人类提供便利的艺术。
1998年:工程被视为是对科学和技术的应用
美国工程与技术资格认证委员会对工程职业做过这样的界定:工程是应用通过研究、经验和实践所
工程伦理-第1章工程与伦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