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法典《天盛律令》专题研究
== 科研处[2004-9-9 11:52:28] ==
西夏法典《天盛律令》专题研究
主讲:邵方
地点:教学楼1012
时间:2004年4月15日晚7:30
一、西夏历史综述
1、西夏的立国
公元11世纪初,西夏立国于中国西北地区,其主体党项羌族为我国古代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原居青藏高原,北周时党项各部逐渐强盛起来,已经活动于今青海省东南部黄河河曲古称析支地方,当时党项著名部落有八: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利氏、房当氏、米擒氏、拓拔氏,其中拓拔氏最为强大。公元7世纪中期唐朝初年,由于吐蕃的兴起,党项各部受到威胁,开始大规模向东迁徙,经过一个半世纪的发展生息,唐中叶后,党项拓拔氏已经割据陕北,建立了地方政权。唐末因助唐王朝镇压黄巢起义有功,唐僖宗授予党项首领拓拔思恭夏州节度史,称定难军,并赐李姓,封夏国公。经过李继迁、李德明的经营,为西夏立国奠定了基础。
1038年李元昊称帝,国号白高大夏国,建立了西夏王朝,共传十主。历时190年,先后与宋辽、宋金鼎足而立。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灭西夏。元代为辽、金、宋修“正史”,而独不及西夏,西夏为蒙古所灭,其文物典籍也遭到严重破坏,当时有关史料未能保存留传,似为原因之一。
2、党项族的消亡及其遗民和后裔:
参见邵方《西夏党项社会的族际婚》
3、西夏史学的早期研究:
清代学者及张澍发现武威凉州碑西夏文
4、西夏文:简要介绍
西夏开国皇帝元昊,命其大臣野利仁荣所创,西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西夏文字仿汉字笔画,但无一字类同。西夏文字约6000多字。
5、俄藏黑水城文献简要介绍
20世纪初(1908——1909年)俄国科兹洛夫探险队在中国西夏王朝故地黑水城(今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故城遗址获走大量西夏文献,现藏于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和爱尔米塔什博物馆。黑水城文献被公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继殷墟甲骨、敦煌吐蕃遗书之后的第三大重要考古文献发现。199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上海古籍出版社和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合作整理、编辑《俄藏黑水城文献》,在上海古籍出版社陆续出版。黑水城西夏语音译为“亦集乃”,蒙语转为“额济纳”,意为“黑水”。
二、西夏文法典《天盛律令》译介及西夏学研究状况
三、西夏法典《天盛律令》专题研究
对于西夏法律与社会的研究主要以西夏法典《天盛改旧新定律令》(简称《天盛律令》)作为基本资料。
(一)西夏法律制度的颁布与实施
律是我国封建王朝法律主干的重要形式,国家用以正刑定罪的常法。西夏立国后,封建化已经基本完成,颁布与实施封建法律制度以维护帝制,是必然之事。西夏统治者十分重视法律制度的学习与建设,开国皇帝李元昊是西夏国家以法治国的开创者。
关于西夏建国初期颁行的律令至今仍没有发现,但在西夏文军事法典《贞观玉镜统》中已有对于律令的记载。
黑水城出土的西夏文法律典籍,有夏崇宗贞观年间(1101—1113年)颁行的军事法典《贞观玉镜统》,仁宗天盛年间(1149—1169年)颁行的《天盛改旧新定律令》。此外还有《新法》和《亥年新法》(神宗光定亥年——1215年编纂的)。从《天盛改旧新定律令》的名称上也表明该律令是在旧有律令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西夏十分重视法律典籍的制定,皇帝是最
西夏《天盛律令》专题研究tx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