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
——修辞手法
广告修辞大擂台
辨认广告语中的修辞手法
1、白丽美容香皂的奥秘所在,今年20,明年18。(香皂)
2、一天一片好营养,年龄不随时间长。(保健品)
3、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白酒)
4、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汽车)
5、给电脑一颗奔腾的心。(处理器)
6、年光似鸟翩翩过,时装如棋日日新。(服装)
7、人生仿佛表上的指针偶尔分离,但始终有相逢的一刻。(手表)
8、柔似女儿情,暖若父母心。(内衣)
9、只融在口,不融在手。(巧克力)
夸张
夸张
引用
引用
比喻
比喻
比喻
比喻
对比
常见的修辞手法
A、比喻 B、比拟
C、借代 D、夸张
E、对偶 F、排比
H、设问 G、反问
比喻
1、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2、结构: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3、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一)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①同类相比。例如: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②表示猜度。例如: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③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中,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节。
④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本次考试很多同学的进步很大,像张昊、李疏桐等等。
(二)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4、比喻的种类:
(1)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3)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
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①具体、形象、生动。
如: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了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
②浅显易懂。
如:小石头可以砸破大水缸——比喻小的可以战胜大的。
③表达感情。
如:地下“乌龟”(坦克)乱爬,头上“乌鸦”(飞机)成阵。
5、比喻的作用
借用本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其它事物来代替本事物。
①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借特征来代替所要说的人和事物。
②我买了一台“康佳”
——借事物的名称代替该事物。
③樯橹灰飞烟灭
——借部分代替全体。
④新时代的雷锋不知千千万
——借专名代一般人或事物。
⑤他走进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
——借材料、工具代该事物。
⑥读点鲁讯
——借作者代著作。
借代
借代的作用
①形象生动、重点突出,如:那一对西装革履从前面慢悠悠地走过来。
②简洁、精炼,如:公园里的长凳上坐着两个人,一个“马褂”,一个“西装”。
③灵活,不死板,给人以幽默感,如:从他的祖父到他,三代不捏锄头柄了。
借喻与借代的区别:
相同:一事物代另一事物。
不同:A、借代—只代不喻;借喻—喻中有代。
B、借代—相关性;借喻—相似性。
C、借喻可改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
判断:
1、他们在园丁的辛勤培育下茁壮成长。
2、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比喻
借代
10
《修辞手法》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