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一送寒衣 寒衣节的起源及传统风俗
寒衣节简述
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谓之 ?十月朝? ,又称 ?祭祖节? 。为送
寒衣节。 亦称冥阴节,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
送寒衣。与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三
大?鬼节? 。为免先人们在阴曹地府挨冷受冻,这一天,人们要
焚烧五色纸, 为其送去御寒的衣物, 并连带着给孤魂野鬼送温暖。
十月一,烧寒衣,寄托着今人对故人的怀念,承载着生者对逝者
的悲悯。 同时,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所以也是父母爱
人等为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寒衣节缘何烧寒衣
《洛阳市志》第十七卷载:农历十月一俗称‘鬼节’又称寒
衣节。
一年四季,往复循环,农历十月,秋去冬来。十月初一,冷
空气来袭, 人们在裹上厚棉袄的同时, 想起死去的亲人也该添加
衣裳了,于是买来五色纸糊制成寒衣,焚烧后送往阴曹地府,供
那里的鬼魂御寒,名曰 ?十月一,烧寒衣 ?——在洛阳,此话得
强调一个 ?儿?话音,叫 ?十月一儿,烧寒衣儿? 。
给死人送衣服这个习俗,据说是由孟姜女首开先河。
相传,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 为了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
面向全国 ?招聘 ?务工人员(工资是不够糊口的,生路是基本没
有的),修筑万里长城。所有青年男子,只要有胳膊有腿儿,一
律免试上岗。实在不愿上岗者,可选择自杀或被杀罢工。
孟姜女的老公范杞梁年轻力壮,不幸也被抽中壮丁。当时,
两人才成婚不久, 正是如胶似漆的好光景, 闻此噩耗, 如雷轰顶。
奈何王命难违,夫妻俩只得抱头痛哭一场,依依分别。
范杞梁被征调走后,孟姜女的公婆思儿心切,积郁成疾,双
双亡故。撇下孟姜女一人,孤苦伶仃,举目无亲,于是决定去找
丈夫。她不知道范杞梁具体在何处,只知道他在北方修长城,便
抱上为他缝制的一套棉衣,一路向北走。
这样连走了几个月,干粮吃完了,盘缠也花完了,孟姜女沿
街乞讨, 终于在农历十月初一来到了长城脚下。 可是眼前除了新
修的长城, 就是荒草中堆积的累累白骨, 哪有半个人影?此情此
景,令孟姜女心灰意冷。 她明白, 自己的丈夫十有八九已经死了,
于是瘫坐在地,对着长城大哭起来。那哭声感天动地,竟把长城
震塌了一大段。塌下来的城墙中,赫然有成堆的白骨。孟姜女认
定,丈夫的尸首肯定就在这些白骨之中, 便把给丈夫做的那套棉
衣摆在地上,想焚烧了祭奠亡夫。正待点火,忽又想起地下那么
多的冤魂,若要把丈夫的棉衣抢走就麻烦了。于是,她抓了一把
灰土,在棉衣周围撒了个圆圈,以警告那些孤魂野鬼:这是俺老
公的领地,你们且莫来抢。
圈好领地,孟姜女点着棉衣,边哭边祷告: ?老公呀,你死
得好惨!天冷了,你把这身儿衣裳换上吧! ?她的泪已经流干了,
眼里流出的是血。 这血滴在别的白骨上一滑而过, 落到离她最近、
最完整的一具白骨上,却像是不愿意走了,径直渗入骨中。孟姜
女心想,这肯定是俺夫君的遗骨,于是就将它与灰烬一起掩埋,
之后抚坟痛哭,晕厥在地,终与其夫死在了一起。
孟姜女千里寻夫的故事传到民间, 百姓深受感动。 此后每到
十月初一这天, 众人便焚化寒衣, 代孟姜女祭奠亡夫。 此风日盛,
逐渐形成了追悼亡灵的寒衣节。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 ?十月一,烧寒衣 ?起源于商人的
十月一送寒衣寒衣节的起源及传统风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