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清理承包合同.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清理承包合同化解土地矛盾
全力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今年“一免两补”政策出台后,我县发生了大量土地承包纠纷问题。为了有效化解土地承包纠纷,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政策,我们县把清理土地承包合同作为化解土地承包矛盾的突破口来抓,千方百计保证农民上访要地的地源需求。一年来,全县共清理农村土地承包合同 4312 份,收回土地 23250 亩,补给 1015 户农民土地 20300 亩,使大量土地承包信访案件化解在县内,保持了全县的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从清理承包合同入手,落实补地地源
二轮承包后,我县有地可补的村寥寥无几。大多数村的机动地、户在人不在的预留地以及其它政策性预留地,基本上都被不合理发包,有的还是违规甚至违法发包。清理土地承包合同难度非常大,尤其是有的土地问题和债务问题交织在一起,清理起来难度就更大了。开始时我们也有思想顾虑,担心这边土地矛盾还没解决好,那边清理承包合同又引发新的矛盾和问题,更担心清理不到位而影响整个工作的深入开展。为此,我们开展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先后组织乡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座谈讨论,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大家一致感到:清理承包合同,收回土地, 一是群众有愿望。广大失地农民通过各种形式上访反映,要求清理收回,按照政策该发包的发包,该补地的补地。二是法律政策有规定。《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合同法》等法律法规,都明确指出,对机动地、户在人不在的预留地以及其它政策性预留地必须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发包、预留,而且要签定规范的合同,否则都是违法行为,要严肃进行处理。三是化解当前上访突出矛盾急需解决地源问题。只有有了地源,才能有效化解土地供需矛盾,否则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而且还会引发大量上访,影响社会稳定。全县上下都认识到,清理承包合同是解决土地矛盾的关节点。只要严格按政策办事,严密工作措施,一定能够把好事办好。思想的统一,增强了工作的动力。去年刚入秋,我县在全县范围全面开展了清理承包合同工作,组织人力深入到各乡村进行了详细调查。结果表明,全县 76 个行政村共签订违规违法土地承包合同 2150 份,涉及农户 678 户、 12100 亩土地。在这些承包合同中,发包期过长的合同占 %,未按发包程序发包的合同占 %,干部偏亲向友、仗权承包的合同占 %,发包价格偏低的合同占 %,口头合同占 %,以据代合同的占 %。这样从清理承包合同入手,为给失地农户补地提供了地源保证。
二、采取综合措施,务求取得实效
清理合同情况表明,承包合同的成因非常复杂,形式也多种多样,必须采取综合措施解决,才能取得预期效果。为此,我们从实际出发,提出了“清理要稳妥,地要收回来,钱要退回去,流转要规范”的工作要求。
1 、把握原则,确保清理工作积极稳妥进行。清理土地合同情况复杂,政策性强。我们制定并提出了工作中遵循的原则: 一是坚持依法办事的原则。严格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规,规范清理行为,提高清理质量。到目前为止,我们所清理的每一份承包合同都做到了有理有据,有法可依,令人信服。二是坚持稳步推进的原则。在清理过程中,始终把群众的承受能力充分考虑进来,能协商解决的协商解决,不能协商解决的也要做好思想工作,争取协商解决。对拒不执行有关法律政策、无理取闹的,也要按规定办事,

清理承包合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inuxwin
  • 文件大小33 KB
  • 时间2018-10-2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