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川大的礼堂
本期嘉宾:四川大学
属性头衔: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985”“211”重点建设综合大学
出生年份:1896
现居住地:成都(有望江、华西、江安三个校区)
精神内涵: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擅长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宗教学、专门史、政治经济学、历史文献学等
也许人都会有这样的心理――永远失去的东西,才是最珍贵的,比如老川大的礼堂。
礼堂是座有着几十年历史的建筑,虽然破旧,但是民族风格极其浓厚。大约七八间的样子,两面坡式大屋顶,上面覆盖着黑瓦,门口有两根大柱,支撑着挑起的飞檐,显得稳重而不失轻灵的韵味。从褐色的窗户向里望去,猜想这里坐个几百甚至上千人是没有问题的。礼堂整体看来像一艘黑灰色的航船,承载过无数川大人的青春与梦想,驶过了几多峥嵘岁月。
可惜那时候的礼堂已经成为危房,不能使用了。暗红色的大门上,一把锈迹斑斑的大锁锁住了往日的繁华与旧梦。我们上课或者去图书馆都要从她旁边过,总要好奇地看上几眼;也常在她旁边的乒乓球台上打球,或者在几个单双杠上锻炼,或者在几棵不知名的大树下读外语。晨曦与暮色中,春风与秋雨中,礼堂的苍老身影总是默默无言地矗立着,每次望见她,都有种异样的感觉在心海里徜徉。
对于礼堂的历史与掌故,我了解甚少。大学几年中,唯一听说关于礼堂的故事,是位教授说某某80年代在大礼堂演讲过,乃学界之佳话云云。话虽夸张,但毕竟隐约透出曾经的辉煌与热闹来。正因这种一知半解,才给了我遐想万千的空间,思绪往往在不觉中就飘出好远。
礼堂在她的漫长岁月中,应该是川大人活动的中心吧。穿着长袍的先生们会经常一边谈经论道,一边从礼堂那里慢慢走过。抗战期间曾经一度南迁峨眉山的川大,复校时的欢笑应该是在这里挥洒的吧?为解放事业贡献过多少位烈士的川大,庆祝新中国成立的欢呼声也应该是在这里发出的吧?那些博学大师们的演讲是在这里进行的,唇枪舌剑的辩论赛也在这里吧?不知道多少个夜晚曾灯火通明,高朋满座;多少个夜晚曾飘荡着凄婉的吉他声,拨动着一代又一代学子们的心弦。
大学的日子总是很短,毕业时节转眼就
老川大的礼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