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纳吾肉孜节的美食“毕岱阔杰”.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纳吾肉孜节的美食“毕岱阔杰”-地理论文
纳吾肉孜节的美食“毕岱阔杰”
撰文/ 黄适远摄影/ 赛力克·木胡什
在内地三月已经是春暖花开,草长莺飞。但在新疆,大地尚未回春,许多地方还安静地沉浸在漫天大雪之中。等我做完这段时间的课题田野作业后,一转眼就到了3 月21 日,这恰好是哈萨克族传统的纳吾肉孜节。按照计划,也刚好是我们和村民努尔兰约定的日子,到他家去感受一下今年的纳吾肉孜节。
我喜欢纳吾肉孜节的氛围。它很容易勾起了我对童年的回忆。那时每逢节日,邻里之间你给我送一碗饺子,我给你端一盘包子。逢到婚丧嫁娶,周围邻居都来帮忙,七手八脚,热热闹闹。现在在哈萨克族朋友的家里,我再次感受到了那种浓浓的乡情。
努尔兰是个结实的汉子。媳妇乔里帕更是乡里有名的刺绣能手,家里比较殷实。他们家要过纳吾肉孜节了,正忙着打电话通知亲朋好友。如果是在以前的草原上生活的话,早就会安排几个精干的小伙子骑着快马到草原上四处邀请了。
纳吾肉孜节的日期是固定的,即每年我国农历节气的“春分”。哈萨克族的游牧生产活动沿用相传的十二生肖纪年法,因此,将这一天定为春节。“纳吾肉孜”一词来自波斯语,意为“春雨日”。纳吾肉孜节是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柯尔克孜、塔塔尔、塔吉克等民族的共同节日。这天,各民族都按照自己的风俗习惯举行庆祝活动。以放牧为主的哈萨克族对纳吾肉孜节尤为重视。已经选择定居的努尔兰深有体会地说:“定居过纳吾肉孜节还是热闹,人多。”这个时间段按照往年的天气的话,正好是春季转场的时间。家家户户都把羊群赶往后山觅食早已露出容颜的青草。但是今年,由于连降大雪,此时山间融化的雪水迅猛,大多数哈萨克族家里都选择了在家接生羊羔,同时,喜迎纳吾肉孜节的到来。
能干的乔里帕已经忙碌起来了。闻声而来的周围邻居也都过来帮忙了。按照传统习惯,在纳吾肉孜节这天,草原上的男女老少都要穿上节日的盛装,互相问候和祝愿。为了辞旧迎新,预示丰收,各家各户都要做纳吾肉孜饭。今天,这些能干的哈萨克族女性们就紧密配合着在做这种饭。看到我们的镜头不时对着她们时,羞涩不已。好在乔里帕很大方,面对我们的提问,她边忙碌边回答:“做这个纳吾肉孜节饭比较讲究,至少要用七种原料,如小麦、大麦、米、面粉、肉、奶疙瘩、奶子等,把这些混合之物加水煮成稠粥一样的纳吾肉孜饭。做这种饭时不宰杀牲畜,要用往年剩余的粮食和冬宰后贮藏了一个冬天的熏肉,并尽可能做得丰盛些,表示年年富足有余。”这不由让我想起春节前的小年要喝“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在古时是用红小豆、糯米煮成,后来材料逐渐增多,如在白米中加入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等。南宋人周密著《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之类做粥,谓之
‘腊八粥’。”
“我们哈萨克族在纳吾肉孜节熬制的这种粥称‘毕岱阔杰’。较浓的粥可当饭食用,稀的可作饮料解渴用。‘毕岱阔杰’既能当饭吃,又是能当饮料喝的营养食品。‘毕岱阔杰’是我们的传统食物。以前的游牧生活时期,没有工具,就将小麦、大麦、塔尔米、小米等囫囵食用,先把小麦、大麦炒熟,再将塔尔米、小米先用水煮熟,然后炒干,臼捣去皮。小麦、大麦也是先在臼内捣碎,然后用水煮熟做粥食用。”汉语良好的努尔兰的讲解令我们感到惊讶,或许看出了我们的惊讶,他笑着说:“我从小和汉族伙伴玩,长大了又当过村长,汉语当然好了。”然后

纳吾肉孜节的美食“毕岱阔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uciferios08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18-10-2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