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把“根”留住.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把“根”留住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要求品德课应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热爱家乡,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掌握应有的历史常识,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珍爱我国的文化遗产。”所以,中华五千年历史与文化是每个炎黄子孙的“根”;而从教学方式方法来讲,“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则是小学品德教学的“根”。
其实,品德教材中的历史知识,不是让学生学习系统的历史知识,不是详细地讲述、分析历史事件及诸多背景因素,而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来串联历史内容的学习。在解读教材时,要站在宏观的角度,理清教材的脉络,把握教材内容的内在结构,才能对教材中呈现的教学内容作出恰当的取舍和重组,从而确定教学的正确思路,才能从本质上把握住品德教学中“爱国主义”这一根基。当我要执教《千年不衰的汉字》一课时,我清晰地意识到:从教学内容上来讲,汉字属于我国灿烂文化的一部分,更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与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的“根”;而从教学方式方法来讲,通过有效体验促进学生知行合一则是小学品德教学的“根”。如何建立与生活的联系,拉近史地类内容与学生的时空距离,更好地、更巧妙地在40分钟的教学活动中把两个“根”留住,成为我教学设计时反复斟酌的重点。
【第一次教学设计】为记住知识而实践
:汉字最初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这样吗?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变化过程。(学生点点头)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认识。
,突出每种字体的特点,边讲边把“龙”字按变化过程一一对号入座。(学生一起做)
【教后反思】为了课堂上有丰富的体验活动,我设计了这一环节,目的是让体验活动在我的掌控下有序进行。上完后,我深切地感受到课堂气氛的沉闷,学生学得无趣,汉字的演变也没有深入内心,属于无效体验。教师设计“按汉字的演变排列一组汉字”,看似有很大的时空,但学生的思维都被教师束缚着,抑制了学习的热情,先排哪一个,再排哪一个都由教师一丝不苟地教,没有思考,没有错误,没有改正的过程,学生也就谈不上有什么收获,所谓的小组实践活动只是学生拿着卡片接受知识而已。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他们更充分地参与学习活动,在体验过程中学习、成长,教师教得再详细也替代不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因为把握住思品教学的根基――“三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设计教学活动,才能保证学生主体地位的稳固。课后,我不禁陷入思考:历史题材的品德教学,其核心内容和终极目标是什么呢?历史题材对于今天的学生而言既遥远又陌生,“情感”便是沟通历史与内心的桥梁,学生只有用心、用情去感受历史,才能真正融入历史、理解历史,而不能让历史知识与情感教育成为了互不相关的“两张皮”。史地类教材中如何渗透“体验教学”呢?怎样的体验才有效呢?带着这样的问题研读《新课标》,我们不难发现:在品社课中安排历史知识的真正目的不在于让学生掌握多少历史知识,而是要立足于品德教学,将内容的
学习作为桥梁,从而让历史由“过去时”转变为“现在进行时”。
【第二次教学设计】为触动心灵而实践
?(学生交流)
,据考古研究,从西安半坡遗址发现最早的汉字距今已经有6000多年了,你们

把“根”留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kisuamd347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1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