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王观《卜算子》水是眼波横
《卜
算子》 王观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 注释 ]
1. 《词律》以为调
名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 。《词谱》以苏轼词为正体。又名《百尺楼》 、《眉峰碧》、《缺月挂
疏桐》等。
3. 浙东:今浙江东
南部。
6. 眉眼盈盈处:喻
指山水秀丽的地方。
[ 评析 ]
此词以新巧的构思
和轻快的笔调,在送别之作中别具一格。开篇“水是眼波横”二句匠心独运:前人惯以“眉
如春山”、“眼如秋水”之类的譬喻来形容女子容颜之美,如托名于刘歆的《西京杂记》卷二:
“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 ;李白的《长相思》 :“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白居易《筝
诗》:“双眸剪秋水, 十指剥春葱” 。(案: 亦有以 “秋水” 形容男子眼神者, 如李贺 《唐儿歌》:
“一双瞳人剪秋水” 。)而作者此处则反用其意,说水是眼波横流、山上眉峰攒聚,其妙处不
仅在于推陈出新、发想奇绝,而且在于运用移情手法,化无情为有情,使原本不预人事的山
水也介入送别的场面,为友人的离去而动容。 “欲问行人”二句,仍就“眉眼”加以生发,亦
见用笔灵动、造语新奇。 “眉眼盈盈处” ,既是喻指友人故乡的秀丽山水,又令人想见友人妻
妾倚栏盼归之际美目传恨、 秀眉凝愁的情态。 妙语双关, 熔铸非易。 过片后 “才始送春归”
二句抒写良情别绪: 方才“送春”,已是十分怅恨; 今又 “送君”,更添怅恨十分。 旦夕之间,
两谙别苦,情何以堪?但作者却故意出以淡语,含而不露。 “若到江南”二句再发奇想,叮嘱
友人如能赶上江南春光,务必与春光同住。
[ 作者介绍 ]
字通叟,如皋(今
属江苏)人。生卒年不详。宋仁宗朝进士,历任大理寺丞、江都知县等职。神宗时官至翰林
学士,因所赋《清平乐》词忤怒太后而被罢职。
【古文论今,韵味
无穷】
精炼的语言,就是
指用小量的文字就能表达出深层的意思。
篇二:语文课文笔记整理 - 王观《卜算子》
王
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一、文学常识
3 、 词是合乐可歌,
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词有词牌名,还可以有词的题目,比如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 《卜算子》为词牌名, 《送鲍浩然之浙东》为词的题目。词
一般分上下两片(或两阙) 。按字数来分,有小令(≤ 58 字),中调( 59≤字数≤ 90),长调
(≥ 91 字)。按派别来分,基本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南唐后主李煜、
宋代词人李清照、柳永、秦观等。
4 、 《卜算子》为
词牌名,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 。
二、字词注释
1 、鲍浩然: 作者的
朋友
2 、浙东:浙江东南
部
3 、之:到 ......
去
三、阅读理解
上阕:
“水是眼波横,山
是眉峰聚”:以“眼波”比喻水,以“眉峰”比喻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水 的流动,青山
的延绵。句中一“横”一“聚”化静为动,引人不由地想象山水的美景。
下阕:
“才始送春归,又
送君归去”:这两句紧扣题中的“送” ,点明的送别的时间;
篇三: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卜算
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
眉峰聚。欲问
王观:卜算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